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分)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

(18分)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因为浓缩着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光明日报》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图一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图二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材料三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外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这场战争…… 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五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囻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榖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请回答:

(1)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主体高1.842米和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悬挂,这跟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2分)

(2)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2分)

(3)材料三中"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四个方面的表现。(4分)

(5)在材料五中,你认为《申报》把"国"字改为"囻"的用意是什么?(1分)学者们认为《申报》的祝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试结合时代背景简要说明理由。(6分)

(6)概括指出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1分)

 

(18分) (1) 《南京条约》的签订;香港回归。(2分) (2) 图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图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2分) (3)"界碑"含义:《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胜利"含义: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或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1分) (4)表现:在民主化方面: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等; 在法制化方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 在工业化方面:颁布了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在均富化方面:提出平均地权等。(4分) (5)用意:是表示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或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1分) 当时中国深受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深重;封建君主专制严重束缚社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发展有限;国家积贫积弱,社会动荡、混乱;人民生活贫穷,苦难深重。(以上5个中任意四个答案,总分4分)因此,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发展和国力增强在当时成为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2分,这点语言表述不一致无所谓,只要有这样的意思,并显示出答题的完整性就可以给分) (6)问题: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和香港回归等三个历史事件。通过“南京、1.842米、回、1997”等关键信息,联想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及香港回归等史实,与香港有关的是:鸦片战争后签订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于1997年回归。 (2)本题考查图片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理解能力。图一中的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性质,图二是标志着F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政府的统治推翻了,故本问分别回答辛亥革命和解放战争胜利在现代民主化进程的意义即可。 (3)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理解能力,知识点:鸦片战争。首先通过“1514年、积325年”的时间信息可将时间定位于1840年,再联系鸦片战争知识点,结合材料三中的“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阐述鸦片战争的影响和失败的本质。 (4)关键信息:“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从民主化、法制化、工业化和均富化四个角度分析归纳。 (5)结合辛亥革命的意义来分析理解“囻”字突显“民”的重要性;依据题干“1912”的时间信息,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理解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发展和国力增强的时代要求。 (6)从问题中的“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可知是考查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从辛亥革命的革命任务入手,结合革命的结局分析两者的差异,一是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二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制度也在不断演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灭六国后,赢政自称皇帝。他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二  中国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效法美国,除此之外,无论何项政体皆不宜于中国。                         ——摘自1911年11月孙中山与《巴黎日报》记者的谈话

材料三  辛亥革命的悲惨结果可由以下因素来解释: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中国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因此它们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赢政创立的政治制度,并概述这一制度的主要特征。(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政治体制的构建上,孙中山颁布的《临时约法》是如何体现“效法美国”主张的?(2分)

(3)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4分)“革命派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4)材料四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通过哪些具体内容来体现的?(3分)

 

查看答案

在某地发现一张短训班结业证,其中称:“兹有本部盟军联络参谋训练班第二期学员×××修业期满,成绩合格,特给此证。……中华民国三十五年×月×日。”可见举办该期训练班最有可能是 

A.培训接受日军投降仪式所需人才        

B.国民党为苏美军队培训军事联络人员

C.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培训人才  

D. 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为内战培训军事人员

 

查看答案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下列外交政策和活动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④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①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 人,都认为只 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    )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查看答案

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民主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体现出来的坚定信念和崇高人格,成为我们战胜艰难险阻并取得伟大胜利的精神动力。图一和图二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满分5 manfen5.com

a年              b年              a年上半年a年下半年b年6月

    图一    党员成份构成变化                     图二 党员数量增长

A.1921年和1922年   B.1927年和1928年  C.1937年和1938年   D.1949年和1950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