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2分)

材料二:万历时王世懋《二酉委谭摘录》说是“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因而他戏称之为“四时雷电镇”。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特点?(2分)这能否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2分)]

材料三: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连称始于战国。……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的“宰相”与秦朝的丞相有何不同。(2分)

材料四:唐太宗认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五: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体制两千多年间似无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但在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上,却因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运作机制。……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权》

(4)依据材料四概括唐太宗关于权力结构的主张和目的。(2分)结合材料五,说明唐代“三省体制”运作方式在当时所产生的主要意义。(2分)

材料六:元朝开始,宰相制度便进入衰亡期。元朝开始是一省多相制,后改为两省多相制,又以中书省取代尚书省。明朝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使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央官制发生了最重要的变革。文彦博(注:宋神宗时三朝元老、枢密使):“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帝(宋神宗):“更张法制,於士大夫诚多不悦,然於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帝:“士大夫岂尽以更张为非,亦自有以为当更张者。”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5)结合材料六,指出制约皇权的除了相权,还有什么力量?(2分)分别说明其为何能够制约皇权。(2分)

材料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6)依据材料七,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2分)

材料八: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与己……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结合时代背景评述材料八的观点。 (6分)

 

(1)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特点: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或“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业中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不能说明,因为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3)先秦时期的“宰相”既执掌国政,又掌管家务,是一个官职的通称,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秦朝的丞相是正式官职名称,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 (4)唐太宗主张百官商议、宰相筹划、皇帝决策。目的是减少决策失误,巩固统治。 提高了行政效率,避免了国家决策上的失误;使封建官僚制度形成了严密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专制。 (5)儒家传统伦理、士大夫阶层、祖宗家法。 原因:儒家虽然主张积极参与政治,但是以君主的行为是否符合儒家的政治理想为标准;士大夫阶层认为“道统”高于“政统”;宗法制确立以来,宗法观念深入人心,尊祖敬宗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传统。 (6)作用: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 (7)观点:黄宗羲认为君主为天下之大害,主张“无君”。 背景: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全面强化,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严重的冲击。 评价: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虽未在当时产生社会作用,但是其传承了中国的“民本”意识,将经济上的“民本”发展为政治上的“民本”,具有明显的近代“民权”色彩。这种民主思想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续到了中国近代,是中国近代将西方的启蒙思想本土化的思想基础,从而成为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重要基础。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不难归纳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根据材料二“万历时...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即可概括出明清时期制瓷业的发展的特点。根据史实,这不能说明,因为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3)根据材料三“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和所学知识即可对比出先秦时期的“宰相”与秦朝的丞相的不同。 (4)依据材料四“...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即可概括唐太宗关于权力结构的主张和目的。结合材料五“...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即可说明其产生的主要意义。 (5)结合材料六“...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更张法制,於士大夫诚多不悦,然於百姓何所不便...士大夫岂尽以更张为非,亦自有以为当更张者”,即可概括出制约皇权的其他力量。结合所学宗法制等知识即可说明其原因。 (6)依据材料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即可概括出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7)首先应该根据材料八“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概括出其观点,然后一分为二地评价其观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是它们最终流行了,并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其一个原因在于,他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接受现状,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另一个原因是,他强调道德原则,坚认道德原则是恰当地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最后,孔子为在他去世两个半世纪后,随着帝国政府的建立而成为必不可少的官吏们提供了一门官场哲学。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学说最终“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的原因所在。(2分)

材料二:孔子学说之后,中国最有影响的哲学是道家学说。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两家学说正好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儒家和道家是如何“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的。(2分)

材料三:《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3)根据材料三,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2分)汉武帝时期对其他各家学说就真的“皆绝其道”了吗?试举例加以说明。(2分)

材料四: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材料五:秦以后的中国文化曾遭受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再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对文化的危害也最为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4)根据材料四、五,两位学者对董仲舒的评价有何不同?原因何在?(3分)

材料六: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原。……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

——《朱子语类》

(5)材料六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2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2分)

材料七: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阳明《传习录》

据材料七概括“良知”的内涵,(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1分)综合材料七、八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认识。(2分)

 

查看答案

他提出天地万物“变化日新”的见解,认为一旦事物不动,就必趋腐败,“守其故物而不能日新,虽其未肖,亦而死”。不但自然界如此,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如此。他强调:“三代之法,不可挟以为名,治后世之天下。”他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查看答案

众多的矛盾舛错交结而又此起彼伏,由此带来的重重忧患冲淡了上一代帝王留下的文字之禁,也使天下事日益迫近地成为士人的切己之事。随后,“世风和士风都明显地发生了变化”。这一次的变化是(  )

A.知行合一思想                                                                    B.经世致用思想

C.民主启蒙思想                                                           D.工商皆本思想

 

查看答案

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至明清之时已有民主启蒙色彩。下列最能体现民主启蒙色彩的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查看答案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

A.知德合一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穷理格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