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 个…… 各关税吏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 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二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三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也。”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明清时期的什么政策?这种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郭德利认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4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观点。有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4分)

 

(1)政策:抑商政策。(2分)影响: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2分) (2)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和用于子女科举入仕,使得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儒家思想、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4分) (3)黄宗羲的观点:农工商皆本。(2分)关系:在坚持农业为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协调发展,才是国家富强之本。(3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结合“各关税吏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可见明清时期政府对商人的限制,反映了明清时期采取的抑商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的回答需要结合材料归纳,材料中明确指出商人致富后,用所积累财富致力于购买田地与科举入仕,即没有把所得财富用于扩大再生产,是“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第二小问结合古代封建社会的时代背景从经济基础、政策、思想文化等方面归纳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分析得出黄宗羲的观点是农工商皆本;第二小问必须结合政治学科的基本理论观点加以说明。即农业是基础,各部门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内涵及影响的准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的经济思想主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人民版教材必修一146页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时政评说》

材料三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5分)

(2)美国实施“冷战”政策有何具体表现?(3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你认为美国能否建立单极世界?谈谈你的理由。(5分)

 

查看答案

“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据此推断这位画家的绘画风格应该是

A. 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查看答案

“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②经济区域化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③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④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西方化(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何可求,从吾所好”。“饭蔬食,饮水,曲肚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且富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为仁(旧贵族)不富矣,为富(新地主和商人)不仁矣”。

材料二: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下,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摘自《论语·颜渊》

材料三  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它们最终流行了,并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一个原因在于,他的观点从根本上来说是保守的,他接受现状,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另一原因是,他强调道德原则,坚认道德原则是恰当地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最后,孔子为他在去世两个半世纪后,随着帝国政府的建立而成为必不可少的官吏们提供了一门官场哲学。

材料四  法家的这些原则为秦统治者所采纳时,其效能显示了出来。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然后他们又用一贯无情的手段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看到的,引起了一个反作用,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则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以上材料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五  孔子学院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1年,全球已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l所的速度增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经济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上述主张产生的经济背景。(4分)

(2)根据材料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学说为什么在其生前没有被普遍接受?根据材料三,说明孔子学说最终“成为国家教义”的原因所在。(5分)

(4)结合法家思想的相关内容,说明其为什么能被秦统治者所采纳?其实践效果如何?为什么说“儒家学说则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8分)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的意义。(3分)

 

查看答案

(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朝代

粮食亩产量

(市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

(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 (亿市亩)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总面积

北方

南方

春秋

战国

91(全国)

614.8

2.3

 

 

94%

秦汉

117(全国)

1 048.35

5.72

 

 

94%

魏晋

南北朝

122 (北方粟、麦)

215 (南方稻谷)

1 167.7

3.85

1.925

1.925

90%

隋唐

124(北方粟、麦)

328(南方稻谷)

1 450.92

6.42

3.21

3.21

90%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材料二   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

——据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材料三   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陆羽的《茶经》提出饮茶“宜精行俭德之人”,标志着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唐代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安祥、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

——据萧凤声《试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茶文化精神》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4分)

(2) 依据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种茶业发展的原因。(6分)

(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唐代茶文化形成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