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梁启超在1922年这样认为:“孟子常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这句话可以说...

梁启超在1922年这样认为:“孟子常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这句话可以说是代表旧史家之共同观念。……我们平心一看,几千年中国历史,是不是一治一乱的在那里循环?何止中国,全世界只怕也是如此。埃及呢,能说现在比‘三十王朝’的时候进化吗?印度呢,能说现在比优波尼沙昙成书、释迦牟尼出世的时候进化吗?……又如汉、唐、宋、明、清各朝政治比较,是否有进化不进化之可言?所以从这方面找进化的论据,我敢说一定全然失败完结。”在这里,他想要强调的是(    )

A.前代胜于当代,昨天胜于今天,历史在倒退     

B.“治乱论”比进化论更适合解释某些历史

C.一治一乱的史观适用于古代而不适应于当代史   

D.古代史学观点通常缺乏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

 

B 【解析】 试题分析:通过分析材料可知梁启超认为:今天中国、埃及、印度的历史并不如以往的历史,无法体现“进化”,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治乱论比进化论更适合解释某些历史,因此B符合题意。而A梁启超并未强调历史在倒退,排除;C梁启超并未强调治乱史观对当代史的影响,排除。D的表述本身就不正确。故选B。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等思想主张;史学理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以后的儒学已具有哲学思辨的意味,其中包含深刻的认识论思想。北宋文学家苏轼在论画时说:“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这体现了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何种认识论

A.理是宇宙万物本原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知行合一

 

查看答案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②“天理”和“人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③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    

④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1956年2月,应邀参加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的上海永安公司董事长兼经理崔琳爽在大会上表示:“企业向国营商业看齐,个人向工人阶级转化。”这表明(   )

A.工商业改造成为必然趋势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C.过渡时期总路线得以实现            D.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查看答案

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

类别

成都(%)

北京(%)

衣食住宿

68

23

书籍教育

23

32

娱乐享受

9

45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查看答案

随着全球经济日益联系密切,关于“全球化的政治秩序”的讨论越来越多。《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一书认为:“伴随全球市场和生产的全球流水线的形成,全球化的秩序、一种新的规则的逻辑和结构,简单地说,一种新的主权形式正在出现。帝国是一个政治主体,它有效地控制着这些全球交流,它是统治世界的最高权力”。对“帝国”设想理解错误的是(    )

A. 帝国就是新的全球的主权形成  

B. 帝国真正地统治了整个世界

C.没有国界限定帝国的统治权             

D.帝国代指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