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中国)皇帝自古以...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中国)皇帝自古以来便是首席大祭司,由他来祭天,祭祀天上的神和地上的神。他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注:在18世纪的法语中,“哲学家”一词含义大体上是贤能的智者,并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对哲学有专门研究的学者。)最有权威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中国的法律和伦理道德融为一体,因而深入人心,成为民众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从而减低了法律的严酷冷峻,增加了人情味。……除了惩治罪恶,中国法律还褒扬善行:“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扬善行。”

材料二  (孟德斯鸠)后来改变了看法,毫不犹豫地把中国归入专制主义行列。……中国没有强大的教会能与皇帝抗衡,恰恰相反,宗教势力往往需要皇帝的支持,所以中国的皇帝实际上集政权和教权于一身,可以凭借其双重权力为所欲为。……中国的法律往往与习俗相混,判断是否违法并无严格的依据.罪与非罪、重罪与轻罪、最终都要取决于皇帝的意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这就是说,皇帝不但是最高行政长官,同时也是最高立法者和最高司法长官。……因此结论只能是:“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以上材料均出自许明龙著《欧洲18世纪“中国热”》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说明伏尔泰、孟德斯鸠眼中的中国形象。(12分)

 

中国形象:伏尔泰:开明专制。孟德斯鸠:专制国家。(4分) 依据:伏尔泰:皇帝的英明、睿智(或贤能的君主);法律与伦理相结合,以扬善为主要作用(或仁义的法律)。(4分) 孟德斯鸠:君主集政权和教权于一身;法律取绝于君主意志,君主掌控最高立法和司法权。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材料比较长,需要仔细的阅读材料,找出材料的中心思想。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伏尔泰赞扬中国的政治体制,认为皇帝是贤能的君主,同时中国的法律除了惩罚犯罪,还能褒扬善行,材料二中孟德斯鸠认识与伏尔泰相反,认为皇帝专制集权,法律最终维护皇帝的意志。二者的看法的不同反映了他们把中国的体制作为了他们反对教权和王权的工具。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对中国的看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近代起,贫弱的中国带着期待,向西方派出留学生。

材料一  从1896至1945年的五十年间,中国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堪称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留学运动。革命者廖仲恺、何香凝夫妇变卖嫁妆首饰一同赴日;钱恂任日本外交官时,带了两个儿子一个儿媳和一个女婿去留学;云南省有龙氏一族去留学,一时传为美谈。

据黄福庆在《清末留日学生》中记述,“……他们最初的目的,纯然是吸收新知,毫无革命与立宪的意识。但是他们踏入日本国土,鉴于日本维新有成,国势蒸蒸日上,而且各种书籍充斥市肆,置身于这种社会环境中,耳濡目染,无形中,其思潮演变受到很大影响。”

留日经历,加深了他们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了衡量国是的新标准,解放了中国儒生禁锢的灵魂,掀起了一股一浪高过一浪的民主革命运动,所以“没有留日学生就没有辛亥革命”,孙中山如是说。

材料二  百年留美几涨几落。自1872年开始,清政府共派出四批留美幼童。清末北洋的留美学生,在自然科学与人丈领域成果斐然。待到清华大学公费留美开始后,又培养了钱学森、杨振宁等一批科学家,其中相当多的人,在朝鲜战争前后回到新中国效力。

附:留美大事记

1872年,詹天佑、梁敦彦等30名幼童由上海启程赴美。此为中国正式派遣留学生之始。

1910年,清华游美学务处举行第二次考试,录取赵元任、竺可祯、胡适等70人。

1913年,顾维钧、颜惠庆等发起组织全国性的留学生组织——欧美同学会。

1917年,留美学生胡适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首倡白话文学。留美工程学者在纽约发起组织中国工程学会。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宣布在美学习理工科技术的中国留学生和学者一概不准回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5年,中美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谈判,以释放美军被俘飞行员为代价,获准钱学森等回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留日学生的特点及其成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留日生、留美生的不同之处。近代留学运动给我们什么启示?(15分)

 

查看答案

瞿秋白(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于1920年到苏俄考察,著有《俄乡纪程》,文中写道:“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立刻可以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这一言论

A.与当时的历史基本相符

B.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批评

C.反映处作者渴望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D.设想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的实验

 

查看答案

1600年前后,世界经济重心开始从地中海地区向大西洋沿岸转移,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北大西洋地区成为世界经济重心(费尔南·布罗代尔的观点)。这一历史过程,简单地说

A.始于新航路开辟

B.世界大战将经济重心推离欧洲

C.英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D.由此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

 

查看答案

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社会日益分裂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敌对阵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下列作者的表述与上述时代背景无关的是

A.司汤达:(工人)每5~6年就火业一次,他们只好在街头卖唱

B.李斯特:(里昂工人)身陷苦难利令人难以忍受的贫困环境之中

C.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D.巴尔扎克:一法律把金钱定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查看答案

“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个人追求他白己的自觉的预期目的来创造他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在这里,恩格斯

A.肯定了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导性意义

B.提出历史合力论

C.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历史依据

D.基于“民本”思想而提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