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5分)【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之所以肯定曹操,恐怕也缘于二人在诸多方面有着逼真的“形似”乃至“神似”之处。举其大端,譬如叱咤风云、临危不惊的军事才干,气壮山河、舍我其谁的政治抱负,直抒情怀、气魄雄伟的诗词文赋等等……即使在个性、气质上,二人也有着某种相似之处:

——宋培宪《毛泽东与(为曹操翻案)》

(1)材料一是怎样评价曹操的?(3分)

材料二“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辄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北宋•苏轼:《志林》

材料三  《三国演义》善于通过战争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性格。赤壁之战中的人物很多,重点只有几个。在决策阶段,作者着力写诸葛亮和周瑜,在决战阶段,则突出了曹操。……小说中的曹操经过各个时代的艺术加工,已成为统治阶级权臣的形象,是极端利己主义者的典型,成为古今奸雄中的第一奇人,他的突出特点是奸诈,小说同时写出了他的雄才大略。

——《(从赤壁之战)看曹操奸绝、关羽义绝、孔明智绝——浅析(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

(2)结合宋元时代背景分析为何会出现材料二、三中对曹操的贬低评价的?(12分)

 

(1)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3分) (2)宋元以来吸取了唐朝后期五代以来的地方割据的弊端,政治上采取加强中央政权的措施;《三国演义》以刘备坚持汉室旗号,维护东汉的正统地位,有利于宋元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宋元时期,程朱理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宣扬的仁义与忠君,对在民间已经普及的三国人物形象产生了极大影响,曹操的形象就被丑化;三国人物及其历史故事,成为宋、元政府加强思想控制工具,曹操理所当然地成为反面代表人物。(1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中的“肯定曹操”、“军事才干”、“政治抱负”、“诗词文赋”可以看出是在赞扬曹操是我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 (2)题目要求结合宋元的时代背景来分析,这就需要建立起宋元时期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史实与贬抑曹操之间的联系即可。而根据所学宋元知识可以知道宋元是在结束了唐末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基础上逐步实现国家的统一的,而且宋元时期理学建立,这些都是有关的背景。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曹操(课标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二  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常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7分)

 

查看答案

(15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衙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变替的“胡化”和“汉化” ……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I)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6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代民族关系的认识。(9分)

 

查看答案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和英国革命比较起来,法国革命显得更经典一些,因为它对封建因素的革除最为彻底——实际上惟有法国革命才真正实现了对封建社会的革命性改造,因而惟有法国革命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革命”。由于法国革命具有这种特殊的经典性,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方面的贡献自然也非同一般。事实上它历来被认为是世界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块划时代的里程碑,是全球性的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当法国大革命开始之时,此前的15年中已经发生了很多动荡,他们动摇了美洲和欧洲的社会秩序。其中最重要的风暴发生在北美,那里的英国移民反叛伦敦,并在1776年宣布独立。在欧洲,1770——1780年间的骚动呈现出两种面目,这与欧洲大陆两部分之间既存的反差有关:在它的“东方部分”,社会主要由被奴役的农民构成,而其西方部分则更为发达、更为自由。……(19世纪初)法兰西共和国已经死亡,而在整个旧大陆,这个共和国的继承者和旧制度力量之间产生了对抗,前者就是拿破仑体制,它捍卫了共和国统一化和理想化的建设成果,但放弃了政治和宗教方面再生的抱负;而后者在法国军队尚未渗入的地方看起来仍然是安然无恙。从逻辑上说,法国大革命的身影掩盖了它此前或随后的各次运动。但这些运动同样在现代世界的诞生中扮演了重要作用。

——雅克•索雷《18世纪美洲和欧洲的革命》

评述材料中关于法国大革命对民主制度发展的影响的论点(10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任意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25分)世界历史是一部多种文明并存和相互碰撞、融合的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佛教传入中国,必然会有一个与本地文明撞击的过程,特别是伦理道德方面。中华民族是一个对宗教比较宽容的国家,所以撞击是有的,但不激烈,很快就和平共处了。例如,孝在中国的政治伦理占极重要的地位,帝王也提倡以孝治天下。佛教要求信徒出家,这就与中国孝道对立起来。佛教只好迁就现实,暂时韬晦。在东汉三国时期翻译的佛经中,有不少讲到孝的地方,“欲令众生孝养父母故,以是因缘故,放斯光明”,以适应中国的伦理道德。撞击阶段一过,吸收阶段便随之而来。东汉桓帝时“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                      

——摘编自季羡林著《中印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1400年到1800年间,相比于世界其他地区,欧洲政治和军事力量获得显著发展。这基于两个原因:(1)亚欧非大陆其他地区的科技文化创新最终传播到西欧地区。(2)新兴火药武器时代已经到来,而西欧也已准备好迎接挑战。

在西欧发生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不断发展,使得西欧人的思想传播至世界其他地方,并成为指导人类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这些智力和文化发展有助于将理性科学作为衡量和解释自然世界以及人类行为的标准。 ——柏克著《世界史:大时代》

材料三   1853至1854年间,西方列强通过“修约”交涉,要求公使驻京,他们认为这是确立条约制度的核心环节。英国外交大臣说:“在任何与中国订的新约中,第一件事就是要提供公使驻京的权利。”美使柏驾说:“中国政府,从远方不能驾驭,到了它的身边,它就变得驯服多了。”这些要求都被清政府拒绝。列强认为不使用武力,就不能使清政府就范。

在清政府方面,这一问题牵涉到天朝至尊的信仰,反对最为激烈。《天津条约》签订后,咸丰帝仍试图把公使驻京纳入清朝传统的外交体制,甚至打算用全免关税来换取列强放弃公使驻京的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京建立使馆。

——摘编自王立诚著《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

材料四  长期以来,殖民主义者把农业和原料商品的生产作为殖民地的唯一领域。这些国家在取得政治独立之后,他们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平等地位。西方国家抬高工业品价格,压低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价格。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提出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要求废除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要求稳定原料和初级产品价格。建立一种新的和公正的经济秩序,在政治独立后也要经济独立。

——摘编自高志平《不结盟运动倡导国际经济新秩序历程探微》

(1)阅读材料一,以佛教传入中国为例,简要说明文明交流过程中的碰撞和融合。依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重大影响。(6分)

(2)依据材料二,以中国与西欧为例,说明近代历史上世界各地区文明的相互影响和促进。(7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对中西方围绕“公使进京”问题发生的冲突,谈谈你的认识。(6分)

(4)简要说明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分布和构成。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四概述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政治和经济诉求。(6分)

 

查看答案

德国“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德国“考问世界”的史实是

①《纯粹理论批判》出版 

②《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③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④创作《第九交响曲》     

⑤提出《九十五条论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