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士大夫普遍认为:“倭不度德量力,敢与上国抗衡,实以螳臂当车,...

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士大夫普遍认为:“倭不度德量力,敢与上国抗衡,实以螳臂当车,以中国临之,直如摧枯拉朽。"对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长期闭关锁国   

②说明中国的知识分子仍然固守着天朝上国的迷梦   

③这种认识在甲午战争中被彻底摧毁    

④“倭”指的是日本国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已学知识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题干引文认为日本与中国相抗衡是自不量力,缘于在闭关锁国政策下中国的知识分子依然固守天朝上国的迷梦,但被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给彻底摧毁,由此分析可知正是由于①②原因使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士大夫对日本没有正确的认识,战争失败后给中国的国民以极大的冲击,特别是知识分子开始惊醒,③④正确。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中日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条约规定:“(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二)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查看答案

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这则材料表明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矛盾

 

查看答案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是(    )

A.宗法制得以恢复                   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C.分封制被彻底取消     D.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

 

查看答案

孔子认为周礼是理想之制度,“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一思想提出的政治背景是

A.诸侯不满封号,纷纷改称“王”   B.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C.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D.王室衰微的迹象开始出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