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
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B.主要由阶级矛盾引起
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 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就是“沉沦”的谷底到“上升”的转折时期。从政治文明的角度来看,“沉沦”和“上升”的转折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运动
1895年《马关条约》中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这一规定折射出日本的实际目的是
A.从清政府手中割占朝鲜 B.废除清朝与朝鲜国间的条约
C.迫使清朝承认朝鲜的独立 D.奠定日本独占朝鲜的基础
清朝末年,外国棉纱涌入苏北地区。在徐州府睢宁县,户户织棉,“谓每尺布可省钱十余文,诚无衣者之乐事也。”据负责苏北地区进出口商品的海关观察,“未闻此等自织布匹”对外销售,而“(苏北地区)原洋布减销十五万五千余匹”。以上材料可用来说明苏北地区
A.自然经济在外国资本主义冲击下解体
B.家庭纺织业得到较快发展
C.民族工业在外国资本主义刺激下产生
D.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著名学者威廉·恩道尔指出:“19世纪40年代的鸦片战争中,英国政府及其代理人利用潮水般涌入中国的非法鸦片,榨干了中国国库中的白银储备,他们的最终目标是使这个国家破产。”这一分析
A.对鸦片输入性质的认识不合理
B.对鸦片输入终极目标认识不正确
C.没有指出英国改变贸易逆差的目的
D.没有指出英国输入鸦片的危害性
清代中期,大量异籍棚民进入徽州山区,或开山种地,锄种苞芦……或挖煤烧炭……从地方官府到乡村宗族纷纷驱赶棚民,并指出:“欲图安久之策,莫若因山泽之资,谋兴养之利。兴养则山成材山,人怀乐土,家裕户饶,公私两益。”这主要表明
A.官府试图垄断煤炭业的生产和开发
B.徽州人排斥外乡人以便独享山区资源
C.徽州人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D.徽州山区资源丰富,经济开发活动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