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评价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
A.反对君主制度 B.介绍研究西学 C.宣传民主政治 D.传播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形成于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 则于近百年中国与列强对抗中出现。”其中做出过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有
①孝文帝 ②唐太宗 ③康熙帝 ④孙中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中、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防皇机,克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西晋)陈寿:《三国志》
材料二: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措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
——《郭沫若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6分)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当德国于1940年横扫低地国家和阿登高原时,是在3034架飞机、2580架坦克、1万门大炮和4000辆卡车的配合掩护下进行的。但在法国崩溃后短短几年内,美国却制造出
军用飞机 |
296429架 |
坦克 |
102351辆 |
大炮 |
372431门 |
卡车 |
2455964辆 |
军舰 |
87620艘 |
货船 |
5425艘 |
飞机炸弹 |
5822000吨 |
小武器弹药 |
44000000000发 |
1943年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元帅举杯祝酒时说:“为美国的生产干杯,没有美国的生产,这场战争就会失败!”
材料二: 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著名的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斯特朗又反问了毛泽东一句:“如果美国政府决定使用原子弹干涉呢?"毛泽东回答:"原子弹也是纸老虎,决定战争胜利的是人民,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美国为什么能够获得斯大林如此高的评价?(6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综合分析影响战争胜败的因素有哪些。(9分)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材料三 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之一。以下几个因素可解释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几十年中所产生的这一悲惨结果。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传统的文官候选人一直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注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技术。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此约法实行什么制度?这个制度具有什么进步意义?(4分)
(3)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最坏的时期”是由谁统治的?依据材料三,概括由于哪些因素造成了“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之一”?(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义和团对于“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概烧毁,这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
——李大钊《从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
材料2:甲午一役之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未几有戊戌变法自强之举。此振兴之自上者也。同时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之无可忍,乃轰然而一爆发者也。
——蔡锷《军国民篇》
材料3:上帝至尊的教义及其对多神观念和祖先崇拜的排斥,不仅触犯道教和释教,而且直接践踏了儒学真义,形成于西方民俗和历史中的布道、洗礼、忏悔仪式,在具有另一种民俗和历史的中国人眼里却是全无神圣意义的伤风败俗之举。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4:庚子年间流传的一件揭帖,把怨恨“贼子通洋保国会,不久落头归阴城”列为“上帝今有七怒”之一。
——《义和团杂记》
材料5:“(义和拳)酿成大祸难收拾,外洋的八国联军进北京。”
——秋瑾《精卫石》填词
(1)根据材料1、2、3,分析义和团运动的起因。(6分)
(2)根据材料4回答,义和团对维新派态度如何?原因何在?(6分)
(3)根据材料5回答,秋瑾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的影响?秋瑾的评价有何不足?(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