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教育的兴衰体现了国家的兴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1903年—1906...

教育的兴衰体现了国家的兴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1903年—1906年,清政府曾试图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在京师大学堂设立进士馆,通过入西学对即将入仕的新进士进行再教育,并提供机会赴日游学。

进士馆学科程度及每星期教授时刻表(第二学年)

学科

程     度 (内   容)

每星期钟点

史学

泰西近时政治史  日本明治变法史

2

地理

外国地理

2

格致

化学大要

2

法学

商法  各国刑法  各国诉讼法  警察学  监狱学

5

交涉

国事交涉  民事交涉

3

理财

银行论  货币论  公债论  统计学

3

商政

商业理财学  商事规则  附海陆运输及邮政电信规则

3

兵政

军制学  附海军陆军学校制度  战术学

4

注:以上各科目外,尚有东文、西文、算学及体操,均作为随意科目。

(1)据材料概括进士馆课程设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此设置课程的背景(6分)

满分5 manfen5.com

(2)上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状况。分析图表中所体现的信息并分析其原因。(8分)

 

(1)特点:介绍西方政治制度、外交、法律、经济,设置自然科学学科。(3分) 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迫于形势,清政府实行“新政”;西方思想的传入。(3分) (2)信息:建国后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文盲总数和成人文盲率均呈下降趋势。(2分) 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制度,推动国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改革开放后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推动教育改革。 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21世纪普及了义务教育。(6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分析的能力。第(1)问,考查学生阅读表格,运用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由材料可知设置学科涉及到政治外交、经济财政、人文地理、法学商学等方面,背景的归纳需要注意材料中的“1903年—1906年”,结合时代背景归纳即可。第(2)问,在认真分析理解图表内容的基础上得出的信息可以看出新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联系教材中已学知识归纳原因,原因归纳需要注意分阶段,如新中国成立后、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等几个阶段归纳即可。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完善国民教育体系、高考、科教兴国战略、《义务教育法》;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背景“清末新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3分)。

材料一  中国社科院的学者孟彦弘认为: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是必然的。但对具体的民族或地区而言,它们又不是都自发地进入工业文明。

(1)当传统农耕文明遭遇英国工业文明时,中国“不是自发地进入工业文明”,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材料二  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多年。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曾经有过这样一种观点:在肯定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

(2)用建国后前30年的史实,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各举两例驳斥材料二所提到的观点。(6分)

材料三  “三十年沧桑巨变,三十年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百年梦想,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好本世纪初全球化加速扩张是三个重要的节奏。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全球化潮流的?(3分)

 

查看答案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而新思想、新文化又推动了政治、经济新一轮的变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如果说古代中国由科举制度孕育的士大夫群体有着较多的一致性的话,那么到了近代因内忧外患,则使得这一群体差异性日渐突出。士大夫中最早显示出这种差异性的就是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人,他们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觉者、先行者。

──摘自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材料二  换句话说,这场革命在政治上付出的沉重代价,最终以文化的巨大进步而获得了某种补偿。1912~1919年初的中国知识界的价值重建运动,可以视为象征。

──摘自许纪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人从“左”的理论和路线的束缚中再次解放出来,挽救了党和国家,挽救了社会主义,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在改革开放的关犍时期,邓小平突出强调“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并作了深刻阐述。他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摘自《人民日报》

(1)结合史实说明在“龚、林、魏”之后晚清士大夫群体“差异性日渐突出”的具体表现。(4分)

(2)材料二说“这场革命在政治上付出的沉重代价,最终以文化的巨大进步而获得补偿”,谈谈你的理解。(4分)

(3)材料三中所提的两次思想解放分别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进步思想文化出现的条件。(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五十多年来,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精神象征。

下面是选自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图(a)  1839年                        图(b)  1919年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图(c)  1937—1945年                图(d)  1949年4月21日

材料二  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4分)

(2)指出材料一中图(b)、图(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地位。(2分)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5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下列战役的先后顺序是

①平型关大捷   ②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③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④②

 

查看答案

下列会议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是是

①中共二大    ②八七会议    ③遵义会议      ④中共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