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材料二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到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三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儒学所用的是纯粹的道德,而不宣传神圣;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材料四  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编成《西学书目录》,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翻译的内容和作用。(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指出伏尔泰推崇儒学和中国考试制度的目的是什么?(4分)

(4)结合材料二、四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4分)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6 分)。

 

(1)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建政府的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都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成长。(6分,每点2分) (2)内容:欧洲的自然科学(或欧洲的近代科技)(2分); 中国儒家经典(思想)(2分)。 作用: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或促进了中西方的相互启蒙)。(2分) (3)原因:借助儒学来反对封建贵族的特权,提倡自由平等;为推动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服务(4分) (4)新变化:政府介入、推动;译书范围广,数量多;译书为救亡图存服务;从自然科学发展到翻译西方的政治制度(或社会科学)。(每点2分,回答其中两点即给4分) 原因:民族危机加剧;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6分,每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的主题是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交流融合,涉及的历史知识有中国古代文化、近代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及相互影响。(1)要知道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分析原因要从政治、经济等角度进行。当时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政治制度愈发黑暗,推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的政策,严重的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市民阶层发展缓慢;(2)要注意从材料的获得有效信息解答,从材料“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进行概括分析;(3)从材料“儒学不是宗教,儒学所用的是纯粹的道德,而不宣传神圣;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儒学的原因所在,主要目的是为他们反对专制制度和教权服务。(4)从材料四“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的出19世纪中后期我国翻译活动的变化主要是政府开始介入、推动;译书为救亡图存服务;从自然科学发展到翻译西方的政治制度(或社会科学)。其原因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社会制度的差异等角度解答。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近代前夜的市民文化;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近代中国翻译活动的新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绘画领域兴起,这一流派的画家们主要是由一些青年画家组成,他们借助当时光学研究领域的新成就,探讨如何用光和色来描绘外部世界……。这是哪一美术流派     (    )

A.新古典主义美术     B.浪漫主义美术    C.现实主义美术    D.印象画派

 

查看答案

苏轼在《石炭并引》中说:“彭城(按:在今山西境内)旧无石炭,元丰元年(1078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以北,以冶铁作兵……”,你认为上述关于北宋用煤冶铁的记载(   )

A.可信,最有力的依据是当地发现了北宋的相关遗址

B.可信,最有力的依据是有北宋有相关的文献记载

C.不可信,最有力的依据是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D.不可信,最有力的依据是彭城附近没有煤炭资源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为100)。下列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      (    )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棉纺织业

100

81.7

69.8

面粉业

100

77.5

72.5

机器业

100

99.6

56.0

各业平均

100

85.5

74.9

①民族工业逐步萧条            ②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

③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④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某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最早出现于        (    )

A.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B.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C.欧洲共同体建立之后      D.苏联解体之后

 

查看答案

“如果不是在西周转入东周的时期出现了文化上的重大变异,也许封建的体制还会周而复始地循环一段时间……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非宗法、非宗教、绝对实利主义的文化成长起来,谁对传统抛弃得越彻底,对实利主义奉行得越透彻,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实利主义的角逐。”最能反映这种“文化上的重大变异”的是(      )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道家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