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在《大历史不会萎缩》一书中说:“在中国地图上可以画出一条15英寸等雨线……凡线之以南以东,平均每年至少有15英寸之雨量,可堪耕作,线之以北以西,则低于此最少的雨量。而这等雨线也是胡汉之分划和少数民族及多数民族几千年长期交兵之处,而尤以气候干旱和人口过剩时为然”。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古代时期,气候条件对人们的生产方式具有重要影响
B、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为了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会发动对中原地区的战争
C、15英寸等雨线是导致少数民族和多数民族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D、15英寸等雨线以南以东地区农业文明比较发达
黄仁宇在《中国社会的特质》中说:”(古代中国)在每一个主要王朝创立之初,帝国政府都会忙碌于农业生产的恢复。”这里的“农业生产的恢复”主要是指
A、重建小农经济 B、实现土地的平均分配
C、建立正常的赋税征收制度 D、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光绪《周庄镇志》载,俗有田底、田面之称,田面者佃农之所有,田主只有田底而已。盖与佃农各有其半,故田主虽易,而佃农不易;佃农或易,而田主亦不易。“田底”和“田面”的实质是
A、佃农和田主共同拥有土地 B、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C、封建官府防土地兼并的措施 D、封建农庄经营
有关下图所示耕作方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精耕细作农业的表现
B、垄台土层厚,土壤空隙度大,不易板结,利于作物根系生长
C、可以保苗抗旱,但不利于休养地力
D、此法叫做垄耕法
《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到明天,英特纳雄奈尔,就一定能实现!” 这首唱响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战歌产生于
A.十月革命胜利后 B.《独立宣言》颁布时
C.《共产党宣言》发表时 D.巴黎公社失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