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20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是对外来挑战的一种被迫应战,近代化的过程不是按照社会发展内在规律循序完成的,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必然有诸多不完善的方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国家通过武力威逼,迫使中国开放了大量通商口岸,建立起侵略中国的条约体系框架。条约口岸是一个具有双重作用的历史存在,作为强权政治的产物,它对中国的国家主权构成了侵害;作为一个社会窗口,它又展示了西方近代化事物。
——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
材料二:当国依然不富,兵还是不强,而东洋人却真的崛起的时候,这种从容和自信的心理崩溃了,人们发现中国实际上还没有醒,他们真正醒来,正是在这个令中国人真正感觉到痛彻心脾的1895年……但是,这种苏醒好像不是自然的苏醒,而是被某种惊人的声音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乍一醒来的人,有几分恼怒,几分惊慌,还有几分茫然……这种紧张和焦虑的反应,恰恰导致了后来一系列激烈改革甚至革命思路和策略的出现。
——葛兆光《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
材料三: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起的作用,肯定比16—17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到来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但他们的影响只局限于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的少数士大夫。他们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条约口岸是一个具有双重作用的历史存在”。(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5年中国人真正感觉到痛彻心脾的原因。试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主要史实,概括此后中国近代化发生了哪些变化。(8分)
(3)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三中“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这句话加以说明。(9分)
(18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和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材料二: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
材料三: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在思想史上的地位。(4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4分)
(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理论上的贡献。(4分)
(14分)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道:“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如梁启超所云:“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质的飞跃。
——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材料二 :辛亥革命过了七年多,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动,这自然不是偶然的。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金冲及《现在可以更全面评价辛亥革命了》
材料三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6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在思想领域的深刻影响是什么?(2分)
(3)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根据材料三,分析毛泽东所持观点的原因。(4分)
据一项调查显示,1913年江苏某地300多名中小学生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对此比较全面的理解是( )
A.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B.旧传统仍有影响
C.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 D.文化氛围浓郁
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
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