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货币的兴衰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汉五铢钱从汉武帝元狩五年始铸,至隋朝五铢止,沿用了七百多年。钱文严谨规矩,“五铢”二字修长秀丽,铸工精细,面背比较平整,内外郭宽窄均匀,规矩整齐。钱直径1.15~1.2厘米之间,重约0.62~0.65克。 |
表1
时间 |
政策 |
西汉初年 |
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 |
汉文帝 |
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故吴(吴王刘濞),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埒(liè等同)天子,其后卒以叛逆。 |
武帝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年 |
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于是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廪以振贫民。犹不足,又募富人相贷假。尚不能相救,乃徙贫民……衣食皆仰给县官。……其费以亿计,不可胜数。于是县官大空。而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急,黎民重困。于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 |
武帝元狩五年 公元前118年 |
有司言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焉。 |
武帝元鼎二年 公元前115年 |
郡国多奸(私自)铸钱,钱多轻,而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侧,一当五,赋官非赤侧不得行。 |
武帝元鼎四年 公元前113年 |
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造。(元鼎二年,设水衡都尉掌管上林苑,其属官有均输、钟官、辨铜三令,即上林三官)。 |
表2
——(摘自互联网)《史记·平准书》
根据材料概括汉朝铸币权的变化,分析汉武帝币制改革的影响?(8分)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错误的是
材料 结论
A 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B 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发起成立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 维新变法进入实施阶段。
C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变法措施。
D 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 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这次“民族主义精神”高涨带的重要影响是
A.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B. 促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C. 动摇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根基
D. 取得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1911年,从英国留学归国的丁文江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并在京师大学堂开讲地质学。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 教育近代化起步 B. 去英国留学人数最多
C. 科举制度依然存在 D. 教育体制中新旧交融
20世纪初,以绅商为主体构成的立宪派,是当时中国政治风云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对其历史作用表述准确的是
①主张暴力革命,废除君主专制政体 ②出台宪法大纲,规定臣民自由权力
③追求政治民主,与革命派殊途同归 ④策动诸省独立,清朝统治士崩瓦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共和建设之初,所以艰难不易现实,往往复反专制或帝制之理由,乃因社会之惰力,阻碍新法使不易行,非共和本身之罪也。其阻力最强者,莫如守旧之武人,及学者。”陈独秀这段论述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后出现帝制复辟现象主要是由于
A. 辛亥革命并未真正确立民主共和制 B. 康有为等守旧保皇党人的支持推动
C. 广大人民群众没有真正理解民主制 D. 近代中国社会存在复辟帝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