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一组图片
(1)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些历史史实?(6分)
材料二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2)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简评这些措施的历史作用。(10分)
(3)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一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4分)
材料三 统一度量衡是秦朝的重要措施,而《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只有“一法度衡石丈尺”之语。
秦始皇陵等处出土的秦权铭文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令丞相隗状、王绾“法度量则不壹(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记载:“县及工室听官为正(校准)衡石……毋过岁壹。”“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罚没)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
——摘编自《睡虎地秦墓竹简》
(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具体措施。(8分)
(5)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出土文物在历史研究中对文献资料的作用。(4分)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以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这实质上是主张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反对“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C.天下为主,君为客 D.“圣人”之言非“万世之至论”
明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处于“萌芽”状态,主要是指
①始终未能出现劳动力和货币商品化 ②其力量远不足以瓦解封建生产方式
③总体上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④只产生在少数商品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国外一些学者称誉中国的道教是“世界上唯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以下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纸的发明 B.指南针的发明
C.火药的发明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以上材料表明
A.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B.明朝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C.江西瓷器大量远销海外市场 D.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高
人口变化是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北方人口占全国比例数不断下降 B.唐朝时南北方人口比例差距开始缩小
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三个时期的总人口数量呈递增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