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B.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

C.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D.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探索。材料中的康有为、孙中山和张謇都属于资产阶级,分别是维新派、革命派和实业派,他们采用各种手段发展资本主义以救国,所以CD说法正确,选择的时间是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的时候,故A正确;这只能显示资产阶级各阶层要求变革,不能代表全体国人,所以B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话语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三种:

模式

将中国近代史看作

①“冲击—反应”模式

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开始近代化进程的历史

②“侵略—革命”模式

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起而反抗的革命史

③“早期启蒙”模式

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具有近代人文主义性质的启蒙思潮发生与发展的历史

其中话语模式存在根本对立的是

A.①和③        B.①和②        C.②和③        D.①和②③

 

查看答案

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决定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方针

C.认识到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的重要地位     

D.决定以农村为基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查看答案

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

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

C. 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

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

 

查看答案

1912年2月11日,《神州日报》发表了《但闻人语响》的漫画(如图),描绘了有人听见从遥远的紫禁城传出了“逊位”的声音。对此画解读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民众要求建立中华民国的愿望

B.民众对袁世凯贪恋皇权的厌恶

C.报刊舆论对政局发展起决定作用

D.革命党人对结束封建帝制的期盼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述各异。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孟子强调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商鞅主张“废井田,开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上

B.三者立论相同,都维护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C.三者立论互异,但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