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表格是甲、乙两位同学对“农民阶级与近代中国革命”的探究,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
历史依据一 |
历史依据二 |
历史结论 |
甲 |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 |
太平天国运动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失败 |
农民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能领导革命的胜利 |
乙 |
毛泽东出身农民家庭 |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党人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
农民阶级可以领导革命胜利 |
A.甲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正确,结论合理
B.乙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不正确,结论不合理
C.两位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都不准确,结论都不合理
D.两位同学的推论都合理,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时代
南京失守后的第三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国民书》,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我全国同胞能晓然于敌人之鲸吞无可幸免,父告其子,兄勉其弟,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堡垒,以制敌之死命。”这表明蒋介石已经认识到
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抗战 ②必须以空间换时间来争取胜利
③民心团结的重要性 ④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是抗战主战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阅读“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工厂检查所调查的全国工业分布表”,对该表内容解读有误的是( )
省市 |
上海 |
南京 |
青岛 |
北平 |
天津 |
汉口 |
山西 |
陕西 |
云南 |
工厂数(个) |
5418 |
25 |
321 |
31 |
92 |
69 |
27 |
2 |
16 |
省市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山东 |
河北 |
湖南 |
江西 |
河南 |
威海卫 |
工厂数(个) |
206 |
53 |
42 |
37 |
28 |
39 |
3 |
24 |
2 |
A.我国近代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B.中西部的近代工业有了一定的基础
C.官僚资本主义急剧膨胀 D.因东三省被日本控制而未统计在内
1922年1月,中共指出,应把“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当作第一要务”,这个“第一要务”是指( )
A.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B.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C. 武装反抗国民党 D.发起国民革命运动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常樊然并屿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材料不能说明蔡元培
A.全盘否定中国古代封建文化 B.提倡“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C.鼓励和倡导资产阶级新文化 D.诠释了自己对大学的理解
“随着20世纪的来临,对过去几个世纪的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转到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这里对“影响”的理解准确的是
A.将民主意识和民权思想引向深入
B.以实业救国为理想发展民族工商业
C.迫使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运动
D.加速了士绅阶层与清政府的政治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