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这里“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主要表现在
A.提出三民主义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提出三大政策 D.领导护法运动
下图是老师在讲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时采用的知识框架图。依据图示,该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1901年清政府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以近代化的视角认识该事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外交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提升 B.体现了外交体制的近代化
C.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D.表明清政府放弃闭关政策
近代某条约规定,“1200万为军费赔偿,600万为所销鸦片之赔款,300万为偿还行商拖欠英商之债款”。批准该条约的皇帝是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咸丰帝 D.光绪帝
王国维认为:“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商代没有实行分封制 B.嫡庶之别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
C.商王由贵族推举产生 D.商人地位低贱不能适用宗法制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这一观点应当属于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