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
——《汉书》卷八十三
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又在丞相府内设置丞相司直,“掌佐丞相举不法”。 征和四年(前89年),又设置司隶校尉一职,掌察京师百官和近畿七郡。
——《汉书·武帝纪》
(1)依据材料一列举汉朝中央监察制度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与秦朝监察制度的关系。(5分)
材料二 宋神宗熙宁四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外放杭州,在那里他“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注:知州)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举以闻。”
(2)依据材料二判断,苏东坡在杭州担任何种官职?(2分)是宋朝哪位皇帝创设的?(1分)指出其创设此官职的意图是什么?(2分)
材料三 明初朱元璋曾一度效仿元制在中央设御史台,掌监察。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撤销御史台,正式创设都察院。与此同时,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的威权与御史相近。在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
于登《明代监察制度概述》一文根据《明史》列传等资料统计御史209人资格,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29人。实际充任给事中之职者,一般都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
公元1439年,明政府正式颁布了《宪纲条例》,对监督官的地位、职权、选用、监督对象及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监察纪律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明代有深远影响的监察法规。
(3)依据材料三归纳概括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4分)并指出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2分)
(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4分)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
A.表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B.表明国际关系的内容多样化
C.反映出各个主权国家利益和力量的变化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D.体现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利益趋同化
2011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先后参加了201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理事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表明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策略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中国积极参与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C. 新时期中国由不结盟走向结盟 D. 积极推进睦邻友好合作的关系
据人民网报道: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A.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C.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与共产党和民族根本利益一致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A.属于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B.标志着我国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
C.结束了海峡两岸的军事对峙状态 D.成为反对和遏制台独的法律依据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同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主要是为了
A. 改造现有的民主党派 B. 取得民主党派对新生政权的支持
C. 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 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