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表
年代 |
初等教育 |
中等教育 |
高等教育 |
|||
学校数 |
在校生数 |
学校数 |
在校生数 |
学校数 |
在校生数 |
|
1949年 |
34万 |
2 400万 |
5 219 |
127万 |
205 |
11.7万 |
2003年 |
49.13 万 |
1.25 亿 |
10.09 万 |
9 115.13 万 |
1 911 |
1 175.05 万 |
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②“211工程”的推动
③我国人口的持续大幅度增长 ④《义务教育法》的出台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人们对当时的景象用戏言表示:“跑了吭大吭,看个沙家浜;跑着上气不接下气,看个红灯记;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该时期最可能是在
A. 反右斗争扩大化中 B. “文化大革命”中
C. 1958年“大跃进”中 D.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下列四张纪念邮票均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 主要矛盾 走自己的路 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
B. 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初级阶段 科学发展
C. 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D. 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基层民主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
A. 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B.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C. 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 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孙中山曾有言:“兄弟曾听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由上述材料可知,孙中山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积极贡献是
A. 提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力避种族屠杀、国家分裂
B. 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主张的最早提出者和政治实践者
C. 实现了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完美结合
D. 推翻了满清贵族的统治,完成了“光复”国家的大业
宋代,对刻印无价值的书有以“灾及梨枣”的成语来讽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枣树木。这表明宋代:①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枣木 ②开始出现雕版印刷品 ③刻书风行一时 ④毕昇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