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袱(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数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

——《新唐书·狄仁杰传》

材料二  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提出“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国民,合一炉以冶之,成为一大民族”;南京临时政府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作为国旗;在国家统一基础之上容纳中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

1934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中提出:“中国人民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己。”此后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于是“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

——摘编自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

材料三  中国的少数民族公民不仅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公民权利,还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权益保障。……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

满分5 manfen5.com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使武则天“感悟”的历史因素。(2分)

 (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两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6分)

(3)材料三体现的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演进趋向,论述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6分)

 

(1)父系血缘关系或“家天下”政治等;礼乐制度等。(2分) (2)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五族共和”;中国共产党主张各民族团结一致对外。(2分)进步意义: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各民族成员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民”;中国共产党完善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各民族共同抗战。(4分) (3)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3分)重大影响: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共同开拓了广袤的疆域;共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3分。列举相应史实,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中“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袱(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由此可见武则天感悟的制度因素是宗法制、礼乐制度。 材料二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问题的不同主张;根据材料中“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作为国旗”、“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可以看出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五族共和”;中国共产党主张各民族团结一致对外。结合所学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分析其民族主张的进步意义。孙中山的主张有利于中华民国的建成和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中共的主张则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民族抗日。 (3)依据材料中“中国的少数民族公民不仅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公民权利”、“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第二小问考查的是我国各民族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进行总结概括;即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

——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7分)

材料三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1265年  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1689年 《权利法案》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1721年  沃尔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

19世纪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

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度形成

 第二次议会改革

19世纪晚期  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

第三次议会改革

1911年 《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

1948年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度

(2)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8分)

(3)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任选其一结合史实予以说明。(3分)

 

查看答案

(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4分)

材料二  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3分)

材料三  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6分)

材料四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

(4)怎样理解材料四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5分)

 

查看答案

美国参谋长联系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

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二战后日本的“价

值”主要体现在(    )

A.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     B.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

C.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                         D.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称:“当美国在撤离欧洲时,苏联却正在使自己在其东欧保护区处于稳固地位。……由于苏联努力追求这些目标,便与西方列强发生了直接的愈来愈尖锐的冲突。”这种“冲突”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C.世界多极化趋势形成                D.欧共体的出现

 

查看答案

阅读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指出士兵在革命胜利后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去前线打仗

B.残酷威严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为

C.首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怪现象

D.许多大城市逐渐被布尔什维克党控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