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C 【解析】 试题分析:辛亥革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指导思想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前途是资本主义;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有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指导思想分别是新三民主义、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革命前途是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因此ABD错误,C正确,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太原会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表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黄绍竑

第2集团军总司

孙连仲

第6集团军总司令

扬爱源

第7集团军总司令

傅作义

第14集团军总司令

卫立煌

第18集团军总司令

朱德

第22集团军总司令

邓侯锡

该材料可以说明(     )

A.国民党军队全力承担太原会战的作战任务

B.新四军接受国民政府的改编和领导

C.国共两党在两个战场的积极配合        

D.八路军在正面战场曾作出重大贡献

 

查看答案

 “……(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

C.李沆是个节俭宰相                   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

 

查看答案

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略。对于两位学者的观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事实

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等为根据,真实可靠

C.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断,不足为信

D.两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为一家之言

 

查看答案

(2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 “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8分)

(2)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运用全球史观,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8分)

材料二 (汉武帝)征伐四夷,国用空竭,兴利之官自此始也。……元封元年,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尽管天下盐铁。以诸官各自市,相与争物,以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

———《通典·食货典》

今天下财用,窘急无余;典领之官,拘于弊法。……远方有倍蓰之输,中都有半价之鬻。……宜假以钱货,继其用之不给,使(发运使)周知六路财赋之有余而移用之。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亡,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庶几国可足用,民财不匮矣。

———《宋会要辑稿·职官》

(3)根据材料二,从背景角度比较西汉与北宋实行均输法的相同之处。(6分)结合“均输法”和“市易法”相关内容,指出王安石的理财政策。这种政策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什么?(4分)

 

查看答案

“上天赋予人以光荣的职能,使他能以聪明才智大量提高自然的生产,并以尽可能小的劳力支出将它们造成舒适的、雅致的器物——这一状况是不可否认的工厂制的基础。”安德鲁·伍尔所说的“工厂制的基础”指的是

A.资金        B.技术       C.机器       D.市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