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一个学者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曲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失今不治,必为痼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 )
A.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B.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
C.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D.严惩官吏腐败,加强专制主义
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官僚政治的弊端
C、中央集权的削弱 D、行政效率的低下
胡如雷先生在《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中从多方面论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的影响,认为此政体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影响占支配地位。以下关于中央集权的作用分析,不能支撑此论点的是( )
A.修建大规模水利工程发展农业 B.在民族战争中组织力量自卫
C.对商品生产流通有效干预 D.统一货币度量衡发展经济
有学者指出,(西周)几乎所有主要封国都有其不同于周文化的土著的立国基础,在分封制度实行以前……其他的封国基本上没有被融入……中原文化系统之内。因此,分封制度实际上是通过分封地区上层统治阶层的周朝化而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中原文化运动。这一论述意在强调分封制( )
A、扩大了西周王朝的统治疆域范围 B、有助于周文化在各地的传播
C、使地方丧失了政治文化的独立性 D、不利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
中安在线曾报道,安徽潜山斥资600万建“皖公巨像”(下图),将皖公作为安徽的“开山鼻祖”。据《安庆府志》记载:“大夫皖伯,周之贤者也,是以得封于皖。”对其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安徽建省始于周朝皖国
B、潜山是古代徽文化的中心地带
C、在宗法制下皖公属小宗
D、安徽境内在周朝曾出现过皖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光荣革命留下的最深刻遗产是: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从此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和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色。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
——钱承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1781年,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美国军民打败了最后一支英国殖民军队,赢得了国家独立。华盛顿本人也获得了崇高的威望。当时,有人写信给华盛顿,认为美国也应该像其他国家一样设一个国王,并鼓励他当美国国王,但这一提议遭到华盛顿的严辞拒绝。他说:“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彻底实行共和政体,如果不能遵循这一原则,试图采取其他整体,就是叛逆。”
——高中历史课本·人教版
材料三 对于辛亥革命的反思,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给社会造成的破坏大于建设,延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历程”;革命的设计“超越了中国的国情”,“搞君主立宪会更好些,政治局面会更稳定持久”,而“辛亥革命是激进主义思想的产物”,还是避免为好。有的则套用现代化的理论,认为“后发生型”的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的高度权威却在辛亥革命中被打倒,革命后又没有建立起新的权威,所以无法进行高度的社会动员,以致近代化进程中断。
——摘自《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四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分别指什么?其形成的历史条件有哪些?(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坚持共和政体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总结学者们对辛亥革命反思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述。(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