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0年冬,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这意...

1920年冬,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这意味着当时列宁认识到了

A.农民群众思想认识的落后性          B.国内外局势的严重性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性          D.农业集体化的片面性

 

C 【解析】 试题分析:1920年冬苏俄正处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期间。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已经遭到农民的反对,故选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1917年,张勋扶持清帝复辟,京津地区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戴上。这些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     

B.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要有一个渐进过程

C.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取决于政权的变更

D.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艰难曲折

 

查看答案

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日常生活中,国民仍然把许多国产商品冠以“洋”字,如棉布称之“洋布”,雨伞叫做“洋伞”,铁钉直呼“洋钉”等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国人仰慕欧美的心理                   B.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落后

C.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结果                 D.国人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飞跃

 

查看答案

(20分)“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高级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所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天翻地覆的百年巨变。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材料三:“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⑴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差别。(6分)

⑵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选举制度”?(2分)西方这一制度与古代希腊“选举”制度有什么不同?(4分)

⑶材料三中出现了古代东西方世界“民主”一词赋予的不同含义,请指出它们的不同。(4分)

⑷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最终都选择了君主立宪制或者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和法国作为这两种政体的代表有着各自的特点。根据所学,填写下表。(每空1分,共4分)

 

德意志帝国

法国

政治体制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法律基础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元首及其产生方式

 

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选出

权力中心

 

 

 

查看答案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十分必要。阅读材料: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主张“仁”与“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①                      ②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应“遏人欲而存天理。”

材料四 李贽公开以“异端”自居,毕生以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已任……反对“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①和②的主张分别是谁提出的?(2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分)

(3)材料三体现了什么观点,该学派有何认识论?(2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李贽的主要观点。(不许照抄原文)(2分)

(5)你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思想文化?(2分)

 

查看答案

(20分)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中国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高度文明,农耕经济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继“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牛郎织女传说”已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 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材料三: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四:(吴江县)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郡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而令其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绩而日夕治丝。

——乾隆《吴江县志》卷三十八

⑴“牛郎织女传说”反映的我国古代的主要经济形式是什么?(2分)该经济形式有何突出特点?(2分)

⑵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出现了哪些近代经济因素?(2分)出现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⑶从材料三中能得出哪些信息?(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3分)

⑷材料四反映市镇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2分)这一现象在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呈现怎样的发展状态。(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