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

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

A.工人运动的兴起   B.城乡差别的扩大   C.经济危机的发生   D.垄断现象的出现

 

A 【解析】 试题分析:1759年是在工业革命前,“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说明当时亚当·斯密就意识到社会矛盾的激化不利于社会稳定。B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从时间上看,CD两项是不对的,C是在工业革命开展后, D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但是,这对于印第安人则意味着

A.“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          B.“开启了可怕损失的历史”

C.“开启欧洲人扩张与征服的英雄历史”D.“大西洋变成了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1840年以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未能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A.自然经济的强大     B.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

C.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D.西方工业文明的入侵

 

查看答案

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

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               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

C.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               D.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查看答案

唐初《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晚唐《夜看扬州市》描述:“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两者相互矛盾,所以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

B.前者比后者具有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没有“夜市”

C.文学作品缺乏可信度,不能证明唐代出现“夜市”

D.两则材料时间不同,唐代后期可能已经存在“夜市”

 

查看答案

北魏时期实行的均田制,从土地所有制形式上来讲是

A.国有土地所有制    B.君主土地所有制  

C.地主土地所有制    D.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