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社会转型是近代以来一些国家发展面临的问题。能否顺应社会转型的潮流,抓住机遇,事关...

社会转型是近代以来一些国家发展面临的问题。能否顺应社会转型的潮流,抓住机遇,事关国运兴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西欧近代社会转型的真正启动也不是在原初工业文明发展较早,社会变革程度一度领先的地中海沿岸国家,而是从当时并不起眼,偏居欧洲大陆西北边的岛国——英国首先开始的,……并引发了世界现代化潮流。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材料二: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绪论

(1)简析英国率先启动近代社会转型的经济条件。(6分)

(2)概述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表现。(6分)

(3)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黄金时代”,而中国却与世界现代化发展大潮失之交臂,中外差距加大,请分析原因。(8分)

 

(1)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答商业革命或价格革命也可给2分);殖民扩张和掠夺使英国殖民帝国崛起(答奴隶贸易、殖民战争、日不落帝国的建立给1分);圈地运动;率先开展工业革命。(6分,答对3点即可) (2)经济:发展近代工业,如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等(或发展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如民族工业); 政治:倡导民主政治,如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 思想: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马列主义,如新文化运动等。(6分) (3)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或照搬斯大林模式);“左”倾错误的干扰,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八大”路线没有得到坚持;两极格局的影响(或中国倒向苏联,遭到西方国家的敌视,中国与世界潮流脱离)等。(4分,答对2点即可) 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或国家干预经济);第三次科技革命新成果的利用;美国的援助,如马歇尔计划;经济区域集团化,如欧共体成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重新确立等。(4分,答对2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所学,英国抢先进行工业革命主要从:新航路的开辟、商业革命或价格革命、殖民扩张和掠夺使英国殖民帝国崛起、奴隶贸易、殖民战争、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圈地运动、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等方面分析,然后可以从上述角度分析英国启动近代社会转型的经济条件。 (2)根据所学,概述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表现,首先应该分角度说明。比如经济上发展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思想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马列主义,如新文化运动等。 (3)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黄金时代”,而中国却与世界现代化发展大潮失之交臂,中外差距加大。分析其原因,应该结合题目提供的历史阶段,然后从该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方面分析即可。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早期殖民扩张的特征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当今国际经济的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济政策和经济运行机制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每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的人竞争。这样,君主们就被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   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评论罗斯福“新政”说:“今天国家正对没有特权的人进行保护,增加国民收入,并把此项收入更公正地分配给各类生产者,为了达到这些目的,美国政府不仅承担起保证社会安全的全部工作.而且还要成为工商企业的参与者和创立……现在,这个国家却从事建设和开办工厂、买卖货物和劳务、借贷货币、储藏商品、开办航运、经营铁路。”

——《今天美国的问题》

材料三   而自里根始,美国进行了所谓的放松管制,从航空业开始,电信、电力、运输等行业,接二连三地进行改革.鼓励国有资本私有化,取消市场准入的禁令,规定任何人都可以进入该产业,而无须行政审批,这样就引入了竞争,打破以前的行政垄断。 

——《历史上英、俄经济政策概览》

材料四   要结束这种僵持的停顿、放任自流的时代,一个复兴的新时代已经开始。……让我们下定决心,使政府成为富兰克林•罗斯福所说的进行“大胆而持久试验”的地方,成为一个面向未来而不是留恋过去的政府。 

——1993年1月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五   把全部国家经济机构变成一整架大机器,变成一个使几百万人都遵照一个计划工作的经济机体。

——摘自《列宁全集》第三卷

请回答:

(1) 材料一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该思想对英国和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罗斯福新政期间,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结合史实分析这种“角色”所取得的效果。(5分) 

根据材料二、三回答,里根政府的改革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这一改革产生了什么效果?(3分) (4)有人把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称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条道路。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什么是“第三条道路”。 (2分)

(5)材料五反映的是什么经济体制? 与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相比,该体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请用相关史实说明其优越性。(4分)

(6)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2分)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的是1978—198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变化图,贸易额不断增加的原因不包括(    )

满分5 manfen5.com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外交成就的突破

C.经济特区的设立                  D.城乡经济体制改革

 

查看答案

下图为1950—1984年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示意图。导致后来苏联与中国粮食产量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苏联处于寒温带,中国处于亚热带     

B.苏联农业集体化效率低下,中国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

C.中国与苏联的农业劳动者素质不同     

D.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于苏联

 

查看答案

毛泽东认为,只有把私人所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才能提高生产力。因此,他提出“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这反映出毛泽东(   )

A. 在经济恢复工作中,强调个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B. 在所有制结构上,主张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C. 在变革私有制上,主张采取强制措施

D. 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主张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查看答案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下列哪些史实能论证材料的观点(    )

A.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D. 美国的里根改革;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