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6分)物价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国际局势等密切相关。阅...

(26分)物价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国际局势等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   1850-1920年英国物价指数变化趋势表

满分5 manfen5.com

 

——赵吉庆:《工业化过程中物价变动的历史趋势及其对策》

材料二:1932年,美国国民总产值从1929年的1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当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撵走。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三:建国后至1978年前,我国的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在政府的指导下,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某市大米价格0.139元/斤,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20几年这价格几乎没变。

1992—1994年物价上涨幅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特别是食品类和服务项目的价格上涨最为明显。据当时的报纸记载,“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白杨《改革开放30年我国物价的发展》

(1)依据材料一,指出1850—1920年间英国物价指数变化趋势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3—1920年英国物价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1929—1932年美国的物价变化情况。 面对这一物价变化,美国政府是如何应对的?(8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稳定的原因。 1992—1994年我国物价为什么会大幅上涨?(10分)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政府干预物价的认识。(4分)

 

(1)趋势:物价指数震荡上扬或波动上升。(2分) 1913—1920物价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战的爆发导致物资严重供给不足。(2分) (2)1929—1932年美国物价大幅下跌。(2分) 应对措施: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来调整物价。 具体举措有:①整顿金融,利用货币手段稳定物价; ②减少(缩减)耕地和农产品的产量,恢复农产品的价格; ③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增加民众收入,提升民众购买力。(共6分。仅答具体措施而未涉及与物价的关系,每点得1分;完整答对3点即得6分;答“国家干预”可得2分,仅答“罗斯福新政”得1分,) (3)1978年前总体上稳定的原因:(本小问共4分) ①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必答项,2分); ②生产能力不足;人们消费水平低等 (答对1点即得2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酎情给分。) 1992—1994年上涨原因:(本小问共6分) ①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答项,2分) ②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③市场的初步放开与市场的活跃 ④科技发展、生产能力的提升 ⑤人们消费观念经历剧变 (②—⑤点答对一点即得2分,总计不超过4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酎情给分。) (4)对政府干预物价的认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如“国家干预物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物价,应对危机。”“国家干预物价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1)从图示可以看出物价波动的特点是波动上升的,总体来看呈现出规律性,但是一战期间,物价持续的上升,这说明物价深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战争期间物资供应不足,价格上升。(2)从材料二很容易可以看出美国该时期物价呈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总统罗斯福通过新政的手段干预经济,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可以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回答。(3)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物价基本上是稳定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定价,同时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消费能力低也是重要的原因。90年代后,我国物价呈现出波动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此题是开放性的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对物价的影响;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6分)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经历了六次政治选择。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阶段

时间

政治选择

第一阶段

1860—1911年

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

第二阶段

1911—1913年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早期议会制模式

第三阶段

1914—1928年

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军事强人型的新权威主义模式

第四阶段

1928—1949年

国民党的国家主义的权威主义模式

第五阶段

1949—1976年

集权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

第六阶段

1978年以来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模式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中的六次政治选择》

(1)持以上观点的学者,可以选择哪些史实来分别论证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政治选择?(4分)

(2)第三、四阶段中国现代化进程步履维艰,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制约因素有哪些?(8分)

(3)第五阶段“集权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对国民经济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以1953--1957年“一五”计划为例,期间我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取得的成就有什么历史意义?(8分)

(4)该学者认为,第六阶段的模式之所以取得较大成就,关键在于“激活了社会内部的微观个体、地方与企业的竞争活力”,试用改革开放中的一些具体史实来说明这一观点。(6分)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

满分5 manfen5.com

 

A.恢复银行信誉    B.鼓励建立工会 C.加强社会保障  D.调整劳资关系

 

查看答案

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分,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查看答案

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

年份

工业总产值

重工业产值

轻工业产值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957

704

317

387

537

1958

1083

580

503

566

1959

1483

867

616

497

1960

1637

1090

547

457

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查看答案

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轮船统计

年份

船只

吨位

其中千吨以上轮船

船只

吨位

1928

1352

290791

117

213482

1930

2792

415447

138

247969

1932

3456

577257

178

342211

1935

3895

675173

208

461812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