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7分)研究中国的外国人那么多,费正清算得上是名气最大、最成功的一个。阅读材料...

(27分)研究中国的外国人那么多,费正清算得上是名气最大、最成功的一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2年初,日本在上海不宣而战。在这炮火连天的时刻,一位25岁的美国学者第一次踏上中国这片土地——他就是后来被誉为“头号中国通”的费正清。上世纪40年代,当费正清以情报协调局驻华代表的身份第二次来华时,他看到了抗战的艰辛、国民党政府对知识分子的打压以及对整个局势的逐渐失控。他不断提醒美国政府,不能简单地将国民政府视为盟友。他还预测毛泽东及共产党会获胜,主张与中共建立关系。1949年后,中美之间充斥着隔膜与对抗,费正清也腹背受敌。苏联称他是“资本帝国主义的辩护者”;中国说他是“美帝国主义的第一号特务”;美国政府则视他为要对“美国丢失中国”负责的人,他一度要前往国会接受质询。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对华外交政策调整时,费正清的远见卓识终于被中美高层所重视。他的书几乎同时被尼克松和毛泽东摆上案头。1968年,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前,曾与费正清有过深入的交谈,之后基辛格承认“那次谈话改变了历史”。1991年9月14日,费正清在波士顿去世,终年84岁。临终前两天,他依然在写中国。

——据《环球人物》2013年9月17日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32年初日本在上海不宣而战的历史背景。与此同时,美国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渡过难关?(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上世纪40年代费正清以情报协调局驻华代表的身份第二次来华的原因。为什么1949年以前费正清主张美国政府与中共建立关系?(8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1949年后费正清腹背受敌的主要原因。基辛格所说的“那次谈话”改变了什么历史?(10分)

(4)从费正清个人的经历来看,你认为一位学者对社会有所贡献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分)

 

(1)背景:经济大危机;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妄图通过对外侵略扩张,转嫁危机。(4分,每点2分) 措施:罗斯福新政(2分) (2)原因:中美是反法西斯战争的盟友,抗战结束后,美国扶蒋反共;费正清是中国通。(4分,每点2分) 原因:费正清看到蒋介石政权的独裁腐败以及在内战中的节节败退,预测共产党会取得胜利;为维护美国的利益,所以他认为不能简单地将国民政府视为盟友,主张与中共建立关系。(4分,每点2分) (3)原因:新中国成立正值冷战时期,中国“一边倒”;美国推行敌视孤立中国的政策,中美之间充斥着隔膜与对抗;作为中国通的费正清被中苏骂为“特务”、美国政府猜疑为“内奸”。(6分,答出冷战、一边倒、美国敌视政策每点可给2分) 历史: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走向缓和。(4分) (4)因素: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研究水平、所处时代环境、社会的认同等。(3分,答出1个要点给2分,答出2个要点以上给3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1932年,可联系当时的世界经济形势和日本的国内形势,简要说明背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正面临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冲击;当时日本国内已经走向法西斯道路。美国度过难关的措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资产阶级的改革(罗斯福新政)。 (2)结合上世纪40年代中美关系的概况,分析费正清以第二次来华的原因,可简明概括为抗战期间和抗战结束后的中美关系、费正清的个人条件等;“1949年以前费正清主张美国政府与中共建立关系”,一方面是费正清自己对中国未来局势的预测,另一方面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3)关于“在1949年后费正清腹背受敌的主要原因”,可结合1949年以来的中美关系、苏美关系以及冷战格局来说明;关于“改变了历史”,可循着:基辛格与费正清谈话——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缓和,这一思路作答。 (4)本小题是开放性设问,主要应从个人素养、时代环境、社会认同、国家利益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点到即可,但不能展开论述。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日本、美国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基本方针、20世纪五十年代的中美关系;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及其演变;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开始走向缓和;史学理论与常识·史学研究方法·历史主义的方法(人物、事件与时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5分)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收集了儿则有关台港澳方面的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53年,葡萄牙商船驶入澳门海域。后来葡萄牙人贿赂当地明朝官员,窃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八月,荷兰将领韦麻郎率军舰两艘偷袭澎湖,伐木作舍,拟长久占领。此后,荷兰通过各种方式占领台湾岛。

材料二: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材料三: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对外推行什么政策?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东南沿海遭受西方侵略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香港一步步被侵占与哪些历史事件相关联。结合史实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进行探索的发展趋势。(13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促成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主要原因。(6分)

 

查看答案

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这反映了  

A.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

B.发展中国家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C.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D.发达国 家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更加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查看答案

近年来,有很多学者喜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新经济政策进行比较,甚至有的认为改革开放是对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照搬照抄。关于以上两者论述错误的是 

A.改革前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         B.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C.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查看答案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欧洲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上帝粒子”。而19世纪中期的科学技术却在远离“上帝”,以下可以说明这一观念的科技成果是 

A.相对论         B.生物进化论     C.日心说         D.量子理论

 

查看答案

“他们厌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反感庸俗丑恶的现实,对工业化充满恐惧和憎恶,而雄伟瑰丽的大自然和远方奇异的情景,则成为他们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他们标举卢梭的‘回归自然’的主张,把自然看作一种神秘力量或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他们”代表以下哪个文艺流派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