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一唐宋/陶器一明清/瓷器 

B.商周/漆器一唐宋/青铜器一明清/瓷器

C.商周/玉器一唐宋/漆器一明清/玻璃 

D.商周/青铜器一唐宋/瓷器一明清/棉布

 

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属于容易题。商周的青铜器水平先进,而不是玉器、铁器、漆器,瓷器在唐宋时期技术水平最高,而不是明清。故D正确,商周被称为青铜时代;唐宋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瓷器系统;明清时期,棉布成为老百姓最主要的衣料。A、B、C皆可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古代手工业各个朝代发展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

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        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

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        D.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

 

查看答案

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贵妃醉酒》是其代表作之一,在戏中梅兰芳饰演的角色属于

满分5 manfen5.com

A.生                             B.旦                                    C.净                             D.丑

 

查看答案

(60分)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晚明时期社会流动频繁,是一个“善变”的社会。嘉靖年间的一位给事中凭借他在做官的具体观察,分析了其中的缘由。他说:“大约豪宦连田阡陌,其势力足为奸欺,而齐民困于征求,顾视田地为陷井,是以富者缩资而趋末,贫者货产而僦庸”。

随着社会力量发生新的分化,传统的四民之说已经无法规范社会各阶层力量的新变化。正是在这种前提下,明人姚旅才重新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的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如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奕师、驵侩、修脚等。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从“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的转化,显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明代社会大流动的一种结局。

——摘编自陈宝良《明代社会流动性初探》

材料三  英国在16—18世纪是一个社会流动尤其显著的社会。这种频繁社会流动的一个主要表现是贵族构成发生变化。伊丽莎白统治时期,一共任命了18人,虽然贵族的总数基本不变,但是贵族构成却发生了变化。伊丽莎白任命的18名贵族中,只有两人是老贵族家庭或皇室亲属,绝大部分都是新贵族。他们由非贵族阶层跻身贵族阶层。迈克尔·波尔是商人赫尔之子,后成为理查二世的国务大臣,卜托马斯·克伦威尔出身寒门,是制衣匠的儿子,成为埃塞克斯伯爵,进入国家政务管理层,任国王的掌玺大臣。威廉·彼得爵士出生于德文郡一个偏远乡村里,是一个约曼(扈从)家庭的幼子,后来成为亨利八世和爱德华六世、玛丽女王统治时期的国务大臣。他以出任国家政府官员获得的财富为基础,在家乡大量购买庄园,成为名副其实的贵族。

——摘编自刘贵华《近代早期英国的大学教育与社会流动》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引起明代社会流动频繁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指出晚明社会与近代早期英国社会流动特点的主要区别。(8分)分析社会流动对中英两国产生的相同影响。(4分)

 

查看答案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西汉]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   “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工尽巧,则

器斯坚而用有余矣。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彼有余而我取之,虽多不病

矣”。…… “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

——(宋)司马光

材料三   “即如关税,洋人仅完厘半,而华人则勒索数成,盘查则洋船不敢谁何,华船则百般恫喝,以至华商人人气短,而不能自保之势矣。”

 ——清·钟天纬《扩充商务十条》

材料四   甲午战争后,……爱国人士要求“振兴实业”“设厂自救”。在此压力之下,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制订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说出两人的不同观点。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背景。(11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12分)

(3)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的这些经济立法有什么积极意义?(9分)

 

查看答案

据统计,1960年,民主德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974美元,联邦德国为1320美元, 相差只有1/3多点。而到了30年后的1990年,民主德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144美元,而联邦德国为23980美元,联邦德国是民主德国的5.8倍。对此现象的解读评价正确的是

A. 冷战背景下,世界动荡因素加剧,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B.西德的迅速崛起主要得益于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而东德未能获得这些援助

C.资本主义的西德较之于社会主义的东德具有发展经济的先天制度优越性

D.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错失了发展的重要机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