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

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                      

A.民族独立和富强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建立社会主义     D.扶清灭洋

 

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间接的反映了当时国家主权遭到破坏,同时国民经济、教育落后。与此相反的是希望民族独立和富强。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描述中国在冷战中的“随机应变”时说:“(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他把自己看做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他付出了高昂代价,而获利却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微弱之时,他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然而,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他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评价材料中亨廷顿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14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最初为君主政体,不久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他们全是贵族。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近现代的政治制度是英国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变革的并不是英国中世纪的政治体制的结构和框架,而只是变革了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政治体制中阶级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部分内容也被不断变革着,使之更加适合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自20世纪70年代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急速发展的贸易”和“政治自由化”分别指什么?这种“政治自由化”确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3分)

(2)请以史实说明,英国近现代的政治制度是英国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发展的政治、经济原因。(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在民主政治建设历程中取得的突出成就。据材料三,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特点。(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认识。(1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向清廷呈递的外交文书中要求,允许英商到宁波、舟山和天津贸易;准许英商像以前俄商,在北京设立商馆;将舟山附近一处海岛割让给英国商人居住和收存货物;在广州附近划出一块地方,任英国人自由来往;英国商货自澳门运往广州者,享受免税或减税;确定船只关税条例,照例上税,不额外加征。乾隆帝在“敕谕”中答复,“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地森然,即岛屿与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又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断然拒绝了英方要求。

——摘编自严中平《(科学研究方法十讲》、张岂之《中国历史》第四卷等书。

材料二:1982年9月24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会见了来华访问的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并同她就香港问题进行了谈话。他说,“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

一一摘编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辩证分析英国的要求。清政府基于哪些理由拒绝英国的要求,并分析其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说明中国收归香港的理由和条件;指出中国与英国在谈判中可谈与不可谈的问题。(6分)

 

查看答案

(12分)选举制度的变迁反映了中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选举”一词早已见诸古代文献,其狭义或是指古代文献认为在三代就已存在的“乡举里选”,或是指从西汉起已确定地形成制度的察举(荐选),这种狭义的“选举”常提出来与后来的“科举”(考选)相对而言,如元代陈佑三言“今之议者互有异同,或以选举为尽美而贱科第,或以科第为至公而轻选举。”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节选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有哪些具体制度?(3分)

(2)试从政治、思想、文学角度举例论证材料中“以科第为至公而轻选举”在宋代的先进性。(3分)

(3)结合所学知识,现在流行的“选举”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是如何体现的?(2分)这一制度具体分为哪两大类型?(2分)

(4)结合所学知识,自古以来西方国家的选民获得选举权有哪些限制条件?(2分)

 

查看答案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材料二  “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以上均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四  “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根据过去的经验,坐在龙椅上的人物虽以道德为号召,要不是以出卖旁人为习惯的老手,就是一个被人愚弄终身的小儿,要不是有了这些原因,1911年的革命不可能如是侥幸成功。“……军阀割据在这段期间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八十年外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

——以上均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据材料一、二分析宋朝在政治体制上未能有“大变动”的原因有哪些?(4分)

(2)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材料四中旧体制“已拆卸”是指什么?“不能衔接的新制度”是指什么?新旧体制之间不能衔接导致中国当时出现什么社会现象?(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发展所反映的历史趋势。(1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