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各家竟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水路运输费用)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
B.其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
C.其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
D.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日野开兰郎在《唐宋时期商人组合“行”的再探讨二》中写道:“以坊市对立为特征,而官僚与市籍市人聚居的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郡县城市,让位于一种新型的称为‘城郭户’雕居民聚居的、附有城厢工商区的新型封建城市。”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古代城与市尚未完全结合 B.城市的政治职能逐步增强
C.市民身份、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 D.城市的商业职能逐步增强
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类别 |
成都(%) |
北京(%) |
衣食住宿 |
68 |
23 |
书籍教育 |
23 |
32 |
娱乐享受 |
9 |
45 |
类别 |
成都(%) |
北京(%) |
衣食住宿 |
68 |
23 |
书籍教育 |
23 |
32 |
娱乐享受 |
9 |
45 |
A. 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其意图在于
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 B.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
C.重新确立欧洲的国际中心地位 D.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
“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对当时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态度并没有根本性变化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
C.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有所反映
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
恩格斯曾在某运动周年纪念的贺信中写道“男女公民们,自从巴黎人民举起了红旗,同时向飘扬在凡尔赛的法国三色旗和飘扬在普鲁士人占领的炮台上的德国三色旗发出挑战以来,到今天已经过去21年了”,从这封信中我们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 运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B. 这封信是写给巴黎公社周年纪念的贺信
C.运动担负着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任务
D.运动中体现了巴黎人民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