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九十多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演变成了光耀千秋的“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

九十多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演变成了光耀千秋的“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踏上振兴中华民族的奋斗征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血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备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

——1920年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二 “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它是不能打败敌人的, 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1939年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材料三 是不是推翻否定礼教,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毫无抉择地介绍和接受外来文化,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那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太便宜,而且是太危险了。

——1941年蒋介石《哲学与教育对于青年的关系》

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

——1943年蒋介石《中国之命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孙中山与毛泽东观点的异同。(4分)

(2)根据材料三,简述蒋介石对五四运动时期历史的基本态度,(2分)结合当时形势分析其原因。(2分)你对蒋介石的态度有何看法?(2分)

(3)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五四时期的历史为何被后人反复解释。(2分)

 

(1)同:都指出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并加以肯定。(2分)异:孙中山没有认识到工农群众的力量;毛泽东则认识到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并认为它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2分) (2)态度:批判新文化运动片面否定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肯定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2分)原因:中国处于抗战时期,需要激发民族情绪;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稳定统治。(2分)看法:①蒋的态度有失偏颇,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必须建立在批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或传统的礼教只能强化农业社会制度下的专制统治)②蒋的态度比较理性,国家的独立和统一的基础是民族凝聚力,亟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注意:只要回答其中任何一方面且言之有理即可)(2分) (3)原因: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标志意义的历史事件;不同时代和不同立场的人们为各自目的以不同的视角选取不同的内容解释五四时期的历史。(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一的关键信息“热血青年”、“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可知孙中山没有认识到工农大众的力量;从材料二的关键信息“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可知毛泽东已经认识到了工农大众的力量;两人都肯定了五四运动是伟大的爱国运动。 (2)材料三的第一则材料表明蒋介石批判新文化运动(也属于广义的五四运动时期)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错误;第二则材料表明蒋介石看到了日本侵略中国(“二十一条”)激化民族矛盾是五四运动的诱因之一。可结合蒋介石发表谈话的时代背景谈原因;是应该彻底批判传统文化,还是该适度批判传统文化,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后人反复提及并作出不同解释,这是五四运动这一历史事件意义重大且可为不同时代不同立场的人们提供振奋人心的思想素材。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的主力、意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牧,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近代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体制有何异同?(4分)

材料二: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

口总数

雅典公

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罪  名

陪审员

陪判员

陪审员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渎神和蛊惑青年

(2)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2分)

材料三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该机构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此。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组成所谓议员团,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议事会的职务。它不仅从事一般审判工作,而且在立法活动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十人拥有最大的政治权力,战时他们统帅陆海军,掌握一切外交事务。

——臧嵘《历史》

材料四  美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肯定了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规定立法权属于美国国会,并规定了国会的组成;行政权属于美国总统,以及规定总统产生的办法;司法权属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并规定最高法院的组成;各州的相互关系和义务;这部宪法表明,美国在世界上第一次创造出既不同于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也不同于英国议会内阁制的制度,使美国成为一个具有全国统一的中央政权的联邦制国家。这种政治体制和国家结构形式后来为许多国家所仿效。 

——百度百科

(3)据材料三,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2分)材料四中的“不同于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也不同于英国议会内阁制的制度”分别指什么?(2分)

(4)如将伯利克里时的雅典与当代美国的民主政治相比,就民主的性质、范围和方式而言有何不同?(2分)

 

查看答案

根据1871年开始生效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文本,这个新的民族国家称为“德意志联邦”,其最高首脑为“联邦主席”。直到威廉一世加冕时,人们才从发布的皇帝宣言中得知,“联邦主席”改成了“德意志皇帝”。原来,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最后威廉一世接受了“德意志皇帝”。上述材料表明

A.德意志帝国不适合建立联邦制             B.德意志帝国仍是封建专制政体

C.德意志帝国分裂割据局面仍没有消除       D.德意志帝国存在集权与分权主义之争

 

查看答案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权力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他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赞同有权解散众议院。”此规定没有体现  D

A.行政分权的原则                          B.民主共和政体的实行

C.参众两院的选举权对总统具有决定意义      D.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查看答案

1877年3月,《社会和宗教卫报》透露了君主派的杀机:“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宪法放在眼里……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以后,他再也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了。”这种情况最终并没有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法国共和派力量的壮大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人民不断斗争的结果              D.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西方民主史》一书指出”(美国)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并没有否定共同合作。罗斯福上台执政,为了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短短三个月中就提出了70多个议案,对此,国会表现了极大的合作态度,使“新政”得以顺利实行。二战后总统出兵朝鲜、越南,都未经国会批准,亦未受到国会的追究;联邦最高法院曾多次拒绝受理指控越南战争违宪的案件。”上述史实表明,美国政府各部门的制衡与合作,取决于 

A.社会经济状况与国际形势                   B.各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

C.统治集团和民族国家的利益                 D.政府各部门权力机制不断调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