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学者杜亚泉指出,甲午以后国论一变,啧喷言政法者日众。……且吾更有说焉,设使吾国之士,皆热心于政治之为,在下则疾声狂呼,赤手无所展布,终老而成一不生产之人物;在朝则冲突竞争,至不可终日,果如是,亦毋宁降格以求,潜心实际,熟习技能,各服高等之职业,犹为不败之基础也。他认为
A.政治变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B.发展经济重于革新政治
C.政治改良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D.普及职业教育是救国之本
下图是1909年春刊发在上海《时务报》上讽刺清政府的漫画。某学习小组对此进行解读,最恰当的是
A.灵活的策略B.洋人的朝廷 C.无奈的选择D.末日的徘徊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巨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在此以后”的“此”是指
A.《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 B.《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C.《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设厂 D.《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陈旭麓先生曾说过,“中国不是自己走如中世纪(在西方一般是指封建时代),而是被轰出中世纪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世纪”喻指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
B.中国“被轰出中世纪”的事件是鸦片战争
C.中国走不出中世纪的重要因素是自然经济和专制制度
D.“被轰出中世纪”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下列哪一时期?
A.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该条文实质上
A.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 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
C.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D.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