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20世纪两次历史性剧变,这两次剧变都: 《大总统誓词》 《宣读...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20世纪两次历史性剧变,这两次剧变都: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大总统誓词》              《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创立公告》

①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②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③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④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 【解析】 试题分析: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辛亥革命的成果。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人民也获得一定的权利和自由。但是辛亥革命的成果最终却被袁世凯窃取,革命失败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受压迫、受剥削的历史结束了,人民翻了身,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反映了列强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战争名称                                时间                                 战争影响

A      鸦片战争                                1840〜1842 年            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1 年            圆明园遭到破坏

C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年            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年            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查看答案

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D.体现了"耕者有其田"思想

 

查看答案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2年议会改革前的英国议会代表制

……许多原来的城市虽然已变成沓无人烟的荒村,从而被称为“衰败的市镇”,但仍有权选派代表出席会议!而新兴的工业城市虽人烟稠密,却没有取得选区的地位,无权派代表参加会议。……另一方面剥夺了新兴城市的居民的选举权。

——《英国史讲义》

材料二:如果我们耐心考察一下英国政体的组成部分,就会发现他们是……两种暴政的残余。

第一,由国王所体现的君主政体暴政的残余。

第二,由上议院所体现的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

第三,由下议院所体现的新的共和政体的成分;而英国的自由便是以下议院的效能为基础的。

——《潘恩选集》

材料三:1832年6月,议会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口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在选民资格方面,城市居民年收入房租或者交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权。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832年前英国议会制度的主要弊端。(6分)

(2)依据材料三,指出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最主要说明了什么?指出其仍存在的不足。(4分)。

 

查看答案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近代外交中的重要事件、条约的影响

时间

事件或条约

影响

1842年

《南京条约》

“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1895年

《马关条约》

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

1901年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919年

巴黎和会

“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

1928年

“改订新约”的运动

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但又很不彻底。

1943年

中英、中美签订新约

将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之行动与管理权交与中国政府,凡关于上述租界给予英美政府之权利应予终止等。

——根据《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历史考察》中的有关内容编制

材料二  当时,在中国享有带有不平等性质的权益的国家主要是美、英、苏三家。在具体实践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对策。美国是当时与新中国最为敌对的国家。中国政府对中美商约等一系列条约采取了不予承认的立场,美国此前在中国所享有的特权至此在大陆全部丧失。这种处理干脆利落。苏联是中国最重要的盟友。对于中苏友好条约,中国政府并没有断然宣布废除,而是积极地与苏联政府展开重新谈判。1950年2月,中苏订立了新的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协定规定在不迟于1952年末之前,苏联将中国长春铁路的一切权利及一切财产无偿移交中国,苏军从旅顺口撤出,大连行政完全由中国政府管辖,苏方临时代管或租用的财产,应由中国政府接收。至此,可以说中国已经完全挣脱了百年之久的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裴坚章《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主要内容的变化趋势,(4分)并概述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对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对待不平等条约及其国家的主要特点。(4分)

 

查看答案

(10分)阅读下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初,有一个叫哈尔科特的德意志商人,在幽静的鲁尔山谷找到一座被遗弃的城堡,建起了一座工厂,他立志要成为“德国的瓦特”。然而实施起来非常困难,缺少工人,尤其是缺少熟练工人很快让他陷入了困境,就像他自己所说的:“有些工人我真想把他们吊死,可是打个比方说,又不得不把他们从绞架上放下来,因为我总得有人干活。”他的产品在国内有一定市场,但是各地之间的交通实在是太糟糕了,用哈尔科特的话说,“简直布满了死亡陷阱”。他的雄心壮志给他本人和合作伙伴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苦心经营了16年后,决定停止生产。

——整理自《西方社会史》

(1)从哈尔科特的信念和行动中可以折射德意志地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4分)

(2)从材料看,导致哈尔科特工厂停产的原因有哪些?(4分)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