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

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

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A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材料,其主旨是在阐述《二十一条》对中国的残酷宰割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题干没有涉及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及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等内容,排除C和D。题干只是阐述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其中一个原因,所以B项表述不准确,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五四运动的重要原因。答案为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日本《选择》月刊发表文章声称:“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对中国的需求,对中国资金的依存使日、美、欧的反共论调失声。对中国来说,通过政府投资来加快经济增长,是由于经济目的之上的政治目的的需要。”对这一观点最准确的解读是(    )

A.确认了中国在当前经济危机中的领导地位    

B.日、美、欧等国在当前经济危机面前束手无策

C.文章延续了二战后的“冷战”思维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对中国的敌视

 

查看答案

“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而“去塞求通”的好办法是办报刊,基于这一认识,知识分子创办的是(    )

A.《时务报》       B.《民报》              C.《新青年》       D.《新华日报》

 

查看答案

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

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B.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                  D.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查看答案

司马光《资治通鉴》:“初,(晋)智宣子将以瑶为后(继承人),智果曰:‘不如宵(人名)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迭(及)者一也。美髯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材料表明(    )

A.战国争霸冲击宗法制                       B.智果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C.智宣子主张立君以仁                       D.统治者极力维护分封制

 

查看答案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胭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该材料说明(    )

A.春秋时期周王对地方具有绝对控制权               B.春秋时七霸仍不敢称王

C.秦朝以前的历史记载是不可信的                    D.战国时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被破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