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有件事看起来使人惊讶:大革命的特殊目的是要到处消灭中世纪残余的制度,但是革命并不是在那些中世纪制度保留得最多、人民受其苛政折磨最深的地方爆发,恰恰相反,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对此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托克维尔的这一看法( )
A.反映封建统治垮台的必然性 B.不符合史实,观点错误。
C.说明了法国大革命的特殊性 D.反映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
“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是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
A.罗马法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 B.罗马法的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C.罗马法导致了自由市场的形成 D.罗马法维护了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性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彼得拉克曾这样讲过说:“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通过这则材料能说明( )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然坚持自己宗教信仰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宣教
C.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实幸福
D.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
修昔底德认为正确的政策是由好的领袖制定的,而极容易被煽动起来的民众情绪只会将国家引向灾难。亚里斯多德主张应使一少部分贤人从事军事、政治和宗教事业,而其它人则去种田和进行别的生产活动,这些人有公民投票权,但并不担当任何国家公职。他们的政治主张主要是针对( )
A.雅典特权民主而非自然民主的事实 B.雅典城邦直接民主制所产生的弊端
C.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哲学思想 D.智者学派极端相对主义的消极影响
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
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日本《选择》月刊发表文章声称:“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对中国的需求,对中国资金的依存使日、美、欧的反共论调失声。对中国来说,通过政府投资来加快经济增长,是由于经济目的之上的政治目的的需要。”对这一观点最准确的解读是( )
A.确认了中国在当前经济危机中的领导地位
B.日、美、欧等国在当前经济危机面前束手无策
C.文章延续了二战后的“冷战”思维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对中国的敌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