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爆发,北洋政府交通、财...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爆发,北洋政府交通、财政高级官员,人称“梁二总统”的梁士诒就敏锐地觉察到,这场世界大战是中国改变弱国地位、摆脱受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大好机会,并正确认识到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袁世凯先是准备派兵参加欧战,但日本听到风声后由于害怕中国参战将使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增强不利于日本在华利益,先是在外交上极力阻止,不果后竟然使用武力威胁。在日本的蛮横威胁下,梁士诒不得不想出用“劳工参战”的新方法。

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美国某报刊则评论道:“一战赴法华工乃中国派往世界的信使,他们回国后将成为传播欧洲文明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桥梁。”同时他们也把中国的太极拳传到了欧洲。也有人这样评论这些华工:“中国的地位不是外交家在辞令中争来的,而是被外国人践踏的华工用血肉之躯争来的”。

(1)根据材料,分析梁士诒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参加一战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中国采取“劳工参战”方式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期间华工兵团的作用。(7分)

 

(1)理由:中国可借此改变弱国地位,摆脱受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局面;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有巨大优势。(4分)原因:日本竭力反对中国直接派兵参战;英法在战争中人员死伤惨重,兵力、劳力短缺。(4分) (2)作用:成为中欧之间文明传播的使节;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赢得战胜国的地位并为后来收回一些国家主权提供了条件。(7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处境,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题中的第一问,根据材料中“这场世界大战是中国改变弱国地位、摆脱受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大好机会”“并正确认识到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回答。第二问, ‘劳工参战’的新方法”回答。第三问,根据材料中“日结合材料中“本……先是外交上极力阻止,不果后竟然使用武力威胁”回答;第(2)根据材料中“成为传播欧洲文明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桥梁”“中国的地位不是外交家在辞令中争来的,而是被外国人践踏的华工用血肉之躯争来的”分析。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在一战中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经济大危机期间流行的歌曲:

兄弟,能给我一毛钱吗?

我曾修过一条铁路,把它投入使用,

让它与时间赛跑。

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

兄弟,能给我一毛钱吗?

我曾建过一座高楼,直抵太阳,

用了砖瓦、铆钉和石灰。

我曾建过一座高楼,如今它已建成,

兄弟,能给我一毛钱吗?

材料二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

1933年6月16日,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1935年政府颁布《社会保障法》“为建立联邦老年待遇,授权各州就老年、盲人、依靠他人生活者和残疾儿童、母亲和儿童福利、公共健康、失业补偿作出充分的法律保证,以及提供总的福利;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委员会;提高专项税收,以及其他目的,特制订本法”。

材料三

1964年8月20日总统签署了国会通过的具有重大意义的《经济机会法》。

1964年提出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区发展法案, 用以帮助美国最贫困地区尽快脱贫。

1964年通过《食品券法》和儿童营养补助法, 确立国民基本食品保障政策。

1965年7月30日签署了关于老年人的医疗照顾和援助法案。

1965年《中小学教育法》和1965年《高等教育法》等40多个有关教育的法案。实施关于青年职业培训和再培训计划,实施对低收入家庭儿童的良好开端工程和跳班计划。

1965年8月10日通过了住房和城市发展法,对住不起体面住房的穷人给以租金补贴。

1966年又签署住房拨款法案, 用以帮助穷困的城市。

1968年4月10日总统还签署了开放住房的法案,规定在10年内为低收入家庭提供600万套补助住房,并禁止在购买和租用住房时的种族歧视。

——摘自《世界各国现代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歌曲为什么会流行?(5分)

(2)依据材料二,为了提高就业率,罗斯福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4分)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较,具有怎样的特点?分析美国60年代制定这些法案的主要原因。

(12分)

 

查看答案

(16分)经济现象能够透视出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北宋首都开封的商业街区分布和长安、洛阳明显不同,不再限定在“坊市”之内,而是分布在全城……。“每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城区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晓市,如州桥夜市。……城市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有五六处。开封城饭馆、酒楼非常多,全城有大酒楼72处,更多的是招待客商(住宿)的邸店……。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上述材料描述了北宋城市发展的哪些现象?(6分)

明朝出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湘、欧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缙绅官僚,此时也多“以货殖为急”,或开官店,或营高利贷,或贩盐走私。……达官显贵、亲王公侯、外戚权阉也往往借势经商,皇家也开有皇店。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明嘉靖四年规定,凡是双桅海船,统统扣留,即使不是贩卖番物(外国货物),也以番物论,俱发戍卫边,……。

——《中国古代经济通史》

(2)上述材料反映的现象对经济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

中国近代工业统计资料(1872—1913年)

年代

商办

官办或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1872—1894年

53

4697

19

16196

103

28000

1895—1913年

463

90801

86

28469

136

103153

(3)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状况及其原因。(6分)

 

查看答案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20世纪初的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同时也引发了深刻的变革。

材料一  (一战期间)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发财最多。他们把所有的国家,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他们掠夺了数千亿美元……每一块美元都有血迹,都有一千万死者和二千万伤者……所洒下的鲜血。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材料二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从这场战争中还将出现一个不受侮辱、有权选举、有权工作和有权生存的美国黑人民族。

——美国黑人领袖W.E.B.杜波伊斯(1918年)

材料三  一战爆发时,各交战国军队几乎所有的运输车辆都是马拖的,卡车只是刚刚开始使用。宣战时,英国陆军部一共只有80辆卡车。马恩河战役最紧张的时刻,法军为尽快封堵战线缺口,竟征调了巴黎的出租汽车载运士兵上前线。德国“施里芬计划”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的主力是骑兵和步兵,人和马的体力是有限的,无法承担高强度的行军作战。大战期间,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四个轮子代替了两条腿,步兵向摩托化转变。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指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6分)

(2)“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指的这个“开端”的含义及当时促成这一“开端”的有利因素有哪些?(8分)

(3)材料三说明了一战客观上具有哪方面的积极影响?(1分)

 

查看答案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按照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所承认之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利之行使,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此等武装攻击及因此而采取之一切措施,均应立即呈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安全理事会采取恢复并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必要措施时,此项措施应即终止。

——摘自《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二  1999年4月4日,北约在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中迎来了它成立50周年的纪念日。4月24日,北约19个成员国在华盛顿举行纪念庆典,并讨论通过了北约21世纪的战略新构想,即北约的《联盟战略概念》。其核心内容是:把北约的“集体防御”改为“捍卫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北约可以在其成员国以外地区乃至欧洲以外地区采取军事干预行动,其中包括对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恐怖活动、民族矛盾的爆发和地区冲突等一切被认为是可能危及北约安全的威胁;北约的军事行动无需取得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

——摘自方永刚、唐复全《大国逐鹿:新地缘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北大西洋公约》的实质。(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联盟战略概念》和《北大西洋公约》在内容上的主要不同点以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0分)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曾指出:“握枢密之任者,惟军机处数人。此外,则诸部只见纸册,千官皆同闲人。“中央实行‘官缺制’、地方各级官员搞‘捐纳制’,致使大批德才皆无之人‘私相授受’、‘世代在任’”。

材料二  1901年3月,西班牙特使葛罗干照会清政府,明确提出“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冠于六部之首。7月24日,清廷发布上谕,“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1905年9月2日,光绪皇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堂的折子,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6年规定,中央立法权由议会行使,在议会成立以前,先设立资政院作为过渡性机构。并规定内阁行使行政权,法部行使司法权。1907年9月20日,清廷下谕先设资政院。10月11日,又令各省筹设咨议局,府州县筹设议事会。设立资政院的上谕颂布后,直到1910年10月3日,才在国会请愿的声浪中举行开院典礼。迫于形势急速变化,责任内阁于1911年成立,主要以皇族任责任内阁阁员,被时人称为“皇族内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朝官制存在的弊端。(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清政府采取的改革措施。(11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