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火车出现后,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就修建了近万公里的铁路,把各个主要城市连接起来...

火车出现后,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就修建了近万公里的铁路,把各个主要城市连接起来了。这个现象说明:

A.人类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修建铁路   B.实现了“要致富先修路”的目标

C.广阔的市场是交通发展的驱动力   D.激烈的市场竞争驱使财阀投资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本质的能力。材料从表象陈述了火车在出现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把各个城市给连接起来,说明了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由已学知识可知其发展的驱动力是广阔市场的形成,即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运输产品到各地市场销售的需要,因此C符合题意。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B.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才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查看答案

清政府在1684年统一台湾后发布展海令,解除“海禁”;次年又允许各国朝贡船进港,认可民间商船来航通商。材料说明

A.清代闭关锁国的传统观点没有依据            

B.外贸政策调整与清朝政局变化密切相关

C.清朝解除“海禁”,但依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清政府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

 

查看答案

19世纪以来,世界各地联系越来越密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世界贸易的中心转移了。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尔等城市。稍后,大西洋西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愈来愈占有海上贸易的中心地位。

材料二 在19世纪50至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

材料三 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l9%,美国l2%,德国l3%,法国9%。从1870年至l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材料四 世界贸易指数和世界贸易总额

年份

世界贸易指数

(以1913年为100%)

贸易总额

(单位:10亿法郎)

1880

36

68.8

1890

49

94.2

1900

68

118.2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编》

(1)材料一、二反映了世界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3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17分)

材料一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10分)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7分)

 

查看答案

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

——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

——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6分)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6分)

材料三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1265年 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1689年 《权利法案》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1721年 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

19世纪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

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度形成

1867年 第二次议会改革

19世纪晚期 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

1884年 第三次议会改革

1911年 《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

1948年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度

(2)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4分)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