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考(雍正)以来,...

(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考(雍正)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盖与其权移于下,而作威作福,肆行无忌,何若操之自上,而当宽而宽,当严而严,此朕所恪守前规,不敢稍懈者。

——《乾隆实录》

材料二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尚忆戊戌之岁,清朝方锐意变法,而廷臣之向背不同。某侍御,主于变法者也,疏论礼部尚书许应揆腹诽新政。上令(许)自陈,以为无罪,而某侍御遂为舆论所不直。夫其人躬言变法,而不知其所谓变者,将由法度之君主而为无法之专制乎?……呜呼!

——严复《法意》

材料四  中国以四五千年的君主国体,一旦改为民主,在世界新趋势虽顺,在世界旧观念则逆。况以一二人为之,则因逆而更难。而孙中山不畏难,不怕苦,不耻屡仆屡起,集合同志,谋举革命,千回百折,备尝艰辛。……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

——张謇《追悼孙中山的演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权从未旁假”的理由。(4分)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这一思想产生的原因。(6分)

(3)材料三中严复对什么现象发出悲叹?结合材料一、二,说明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3分)

(4)据材料四,指出孙中山先生“备尝艰辛”还要坚持革命的原因。(4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走向民主的过程中有哪些特点。(2分)

 

(1)理由:雍正皇帝设置了军机处;从此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2分) (2)观点:君主制度导致社会动乱、矛盾激化。(或反对君主专制)(2分)   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的强化;(1分)   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1分)   思想上,儒学的新发展(或理学、心学走向极端)。(1分) (3)现象:维新变法中改革派压制不同政见。(2分)   根源:专制主义根深蒂固;国人对言论自由缺乏深入认识。(2分) (4)原因:推翻专制,实现民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2分)   孙中山先生“为国体改革”是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家。(2分) (5)特点: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中的“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可知是皇帝独自专权,所以导致“大权从未旁假”,再结合材料反映的时间“(雍正)以来”可以知道这是指雍正皇帝设置了军机处,使得皇权专制达到了顶峰,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决定。 (2)核心观点:由材料中的“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等可以看出作者实在讽刺、反对君主专制。产生的原因:可从当时(明清之际)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综合分析; (3)现象:根据材料中的“其人躬言变法,而不知其所谓变者,将由法度之君主而为无法之专制乎?”可以总结出改革派的专制做法。根源:需要结合材料一、二来回答,可以根据材料一说明原因之一是专制制度的影响根深蒂固;根据材料二可以得出原因之二是国人对言论自由缺乏深入认识。 (4)这一题要求根据材料四来回答,所以需要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概括和归纳。根据材料中的“中国以四五千年的君主国体,一旦改为民主,在世界新趋势虽顺,在世界旧观念则逆。况以一二人为之,则因逆而更难”,可以从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的角度和孙中山本人民主思想的角度回答。 (5)结合上述四问和四则材料可以知道,从清朝的专制皇权加强到顶峰,到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再到戊戌变法失败和辛亥革命的失败,中国由君主专制走向民主的进程是非常艰难和曲折的,据此回答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孙中山;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失败;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变法思潮•严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8分)

 

查看答案

反对专制,追求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社会的进步,但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专制独裁曾占据着统治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政治逐渐地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据此回答:

情景一:中国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材料一: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宫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牧,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1)材料一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有人认为这一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的成熟,请你结合图二及所学知识加以说明。(5分)

(2)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时期,统治者不断加强专制统治。结合宋、明、清三个朝代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说明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6分)

情景二:雅典民主

材料二:伯利克里讲到:“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物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制度使我们心悦诚服。

——伯利克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的演讲

(3)材料中的“全体人民”指哪些人?雅典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民主制的正常运作?雅典这种民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6分)

材料三: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

口总数

雅典公

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形式

审判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渎神和蛊惑青年

(4)据材料三,归纳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3分)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问题:(12分)

(1)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成过程,请按示例完成表格。(2分)

满分5 manfen5.com

(2)上表反映出当时中央与地方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3)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各朝统治者对地方管理也各有创新。请分别列举西汉、元、清三代在地方管理中的创新之处。(6分)

(4)请对我国中央集权体制下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作出简要评价。(2分)

 

查看答案

 公元前 340 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 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 出在古代雅典(    )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查看答案

约翰·密尔认为代议制民主政治下,“它”的第一个职能是:“…谴责那些该受责备的行为,并且,如果组成政府的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履行责任的方式同国民的明显舆论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继人。”这里的“它”是指(    )

A. 议会          B. 法院            C. 内阁            D. 总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