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贤在《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一书中这样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河水又深又急难以徒涉,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赢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陈真编辑的《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战争一旦结束,不管是政府官员也好,公营事业人员也好,都纷纷转向到收复区的敌产的接收上。……天津的四百家工厂,就是被这些部会和局均分了事”。材料说明的是
A、一战之后民族工业重新萧条 B、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时体制
C、抗战后国民党经济接收的情况 D、建国初期民族工业的改造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国民革命的兴起 B、 土地革命的开展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 战略反攻的开始
国民党陆军上将、近代著名军事学家蒋百里在1937年初发表的《国防论》中指出:“中国不是工业国,是农业国……农业中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他在这个时间提出这一论点的目的是
A、论证中国抵御外来侵略的有利条件 B、论证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可能性
C、论证全面抗战路线的正确性 D、坚定国民政府抗战到底的决心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
|
1912~1920年 |
13.4% |
1921~1926年 |
-4.5% |
1927~1936年 |
8.7% |
1937~1945年 |
-2.45% |
A、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B、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C、十年内战对民族工业造成极大破坏 D、抗战期间民族企业被日本整体吞并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