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南方都市报》载文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其实是外发型的,一种被动应对的现代化。”这一论点在于强调
A、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不符合现代化史观 B、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不符合文明史观
C、中国的现代化完全是在外部因素作用下出现的 D、中国的现代化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后发的
1922年,陈独秀在《造国论》一文中说:“在中国这样的殖民地状况之下……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期尚未成熟,只有两阶级(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的时期是已经成熟了……以国民革命解除国内国外的一切压迫……组织真正的国民军,创造真正的中华民国。”这反映出陈独秀
A、对辛亥革命的深刻反思 B、对救国道路的积极探索
C、确立了国共合作的政策 D、呼吁中国进行制度变革
1919年,梁漱冥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各项表述中,与梁先生观点一致的是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爱国救国
1916年杜亚泉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一文,他认为“近年以来,吾国人之羡慕西洋文明,无所不至,自军国大事以至日用细微,无不效法西洋,而于自国固有之文明,几不复置意。……西洋文明与吾国固有之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而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穷者”。下列对此观点理解准确的是
A、是当时社会的主流观点 B、完全排斥西方文明
C、指出了新文化运动的弊端 D、全面继承洋务思想
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此“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
A、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B、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
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
D、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