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②“天理”和“人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③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
④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
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这表明德清禅师( )
A.提倡儒、道、佛三教合一 B.认为儒、道、佛三教相互矛盾
C.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D.强调做学问要学习诸子百家典籍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下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是( )
A.春秋时期的道家思想 B.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C.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D.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
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孔子是传统制度的拥护者,而墨子则是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追求者。” 以下表述不符合墨子所主张的新社会秩序的是( )
A.“尚贤”,唯贤是举
B.“尚同”,道德自觉基础上实现礼乐教化
C.建立下级服从上级的极权社会
D.“尚力”,肯定劳动最光荣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这段材料体现出王夫之( )
A.主张分权制衡 B.主张用相权来限制君权
C.认为元代相权严重反弹 D.主张用地方分权来制约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