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7世纪英国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霍布斯、洛克、亚当·斯密等。伏尔泰流亡英国期间看到牛顿的葬礼,数万人送葬,宫廷的王公大臣都参加了。而这时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在瑞典凄凉地死去。英国通过渐进的政治变革悄悄走上社会稳定发展的快车道,在世界的交往中崭露头角。

——摘编于《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伏尔泰在《风俗论》中说,中国人把天上的历史同地上的历史结合起来。其他民族虚构神话,而中国人则用毛笔和测天仪撰写他们的历史,朴实无华,在亚洲尚无先例。中国人通过科举遴选官员的制度,把有道德有见识的人选拔出来治理国家。因而中国是开明君主统治的楷模。

——《世界文化史》

材料四  18世纪启蒙思想家热衷于以《百科全书》的形式宣传思想。1751年到1780年由狄德罗牵头,向140多位法国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军事家、航海家、艺术家约稿,编撰出版了《百科全书,科学艺术工艺详解词典》。狄德罗在发刊词中说“聚集分散在世界上的一切知识,从而建立一思想的总体系”,他们以献身的精神向封建制度和反动的教会势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世界文化史》【近代卷】

材料五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中国的统治者严格遵守礼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中国是一个暴政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专制政府不应有监察官,但中国却是个例外,监察官对缓和专制是有益的,吏部考察官员,钦差大臣可以处置和奖励各级官吏,因而中国不算是最暴政的。

——《世界文化史》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二、三、四信息,概括指出法国成为欧洲启蒙运动中心的因素。(10分)

(2)结合材料三、五,指出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对中国文化制度不同态度的共同目的(2分),并分析指出两者对中国文化制度所持不同态度的原因(4分)。

 

(1)17世纪的牛顿(近代)科学知识解放了法国人的思想,并以科学方法评判法国社会问题(2分)。英国的启蒙思想以及人们尊重科学的社会氛围等都刺激(启蒙)了法国人(4分)。中国独特的文化制度启迪了法国启蒙思想家(2分)。法国社会各领域的精英追求理性的精神和实践(2分)。 (2)都服务于自己的政治观点。政治立场不同(或依据的有关中国文化信息材料的不同。评判的价值标准不同。其他言之有理也可。)(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一主要观点为以牛顿为首的自然科学使得欧洲的人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并影响法国人从自然转移到社会方面来。材料主要讲述英国的思想家以及看到王公大臣对牛顿的尊敬影响法国人。材料三从中国公平的选官制度入手。材料四法国的思想家和科学家的实践作用。概括各个材料的主要观点。 (2)启蒙思想家无论推崇中国还是批判中国,最根本的目的都是为自己的理论服务,为了拯救当时的法国社会。他们对中国文化所持态度不一样是因为他们评判的角度不同,政治立场不同,认识中国的途径不同,三者任意答出一点即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背景和代表人物主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第38章》

材料二  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文艺复兴运动个人私欲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2003年人教版高中《世界近代史》

“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但是在道德、政治经济、农业、技艺这方面,我们却应该做他们(中国人)的学生了。”

——伏尔泰《哲学辞典》

材料三  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老子对仁义礼乐的态度是什么?与之相对应的治国理念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伏尔泰的道德观与文艺复兴时期有何不同?(4分)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旧中国家庭伦理道德有何特点?(4分)结合材料和时代背景指出梁启超新的道德观产生的主要原因。(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

材料二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百姓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秦的影响。(4分)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汉的影响。(6分)

(3)材料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出现的社会根源。(6分)

 

查看答案

在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大诗人海涅说:“就破坏力而言,康德杀死了上帝!”但康德又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这仅是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康德提出“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是为了维护道德           

B.康德认为上帝是虚拟的

C.康德强调人的重要性,倡导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不要盲从上帝  

D.康德要求大家不要信仰上帝

 

查看答案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一主张属于    

A.三权分立说                B.天赋人权说     C.人民主权说               D.社会契约论

 

查看答案

为了展示14~17世纪欧洲文明的重大成果,玛丽同学设计了《十日谈》、《蒙娜丽莎》、《哈姆雷特》三张卡片,你认为还应该补充下列哪一张卡片    

A.《圣经》                      B.《大卫》        C.《九十五条论纲》     D.《论法的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