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监之苦。

──杨秀清等《奉天讨胡四方谕》

材料二  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宣言》

材料三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以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害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

──《国民党“一大”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反清理由有何共同之处?据此分析两者反清思想的局限性。(4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反清思想有何进步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条件。  (5分)

(3)材料三中的“中国”与材料一、二中的“中国”在含义上有何区别?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三 中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怎样的质的飞跃?(4分)

 

满清对汉人实行民族压迫(2分)。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倾向(如答排满复仇情绪的大汉族主义倾向,亦可得分)。(2分) 进步之处:把反清与反对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结合起来。(2分)  社会条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3分)  (3)材料一、二中的“中国”主要是指汉族政权,材料三中的“中国”指中华民族。(2分)摆脱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把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作为奋斗目标。(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膏,士女皆哭泣道路...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监之苦...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即可概括出反清理由的共同之处。根据所学不难分析出两者反清思想的局限性。 (2)结合材料一的共同点相比,根据材料二“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即可概括出其反清思想的何进步之处。结合材料提供的时间线索即可概括出其产生的社会条件。 (3)首先应该根据材料三“国民党之民族主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即可归纳出“中国”的含义。再根据(1)(2)问即可概括出区别。根据“国民党之民族主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即可说明质的飞跃的含义。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在美洲,数以千百万计的印第安人死于殖民者的屠杀和苦役之中。例如,到17世纪初,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口已经减少了90%,有些地方的印第安人甚至遭到了种族灭绝。在圣多明各岛,土著居民几乎被殖民者屠杀殆尽。抢劫和掠夺更是(早期)欧洲殖民者惯用的手段。

以印度为例,19世纪下半叶,英国每年从印度掠走高达1.5亿英镑的财富;大量的粮食、棉花从印度运往英国,而印度人民却遭受了24次饥荒,平均两年左右一次,总共有2000多万人死亡。

材料二  殖民主义者受自身利益的驱使,将宗主国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乃至意识形态移植到殖民地,其目的是为了或取最大利益。在先进与落后的较量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明显优势,最终使后者的经济结构受到结构性破坏,并为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材料二的观点并指出各自的评价标准。(4分)

(2)结合中国近代前期(1840—1919年)的有关史实,选择其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述。(8分)

 

查看答案

马克思曾指出,运用《共产党宣言》原理“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事件可以作为上述观点证据的是

①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  ②巴黎公社革命  ③十月革命胜利  ④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以下内容摘自某论著的目录:“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国家干预”、“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      

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B.《近代西方经济制度透视》    

C.《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           D.《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

 

查看答案

美国1787年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权力所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均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前述之参议员和众议员、各州议会议员以及合众国政府和各州一切行政、司法官员均应宣誓或誓愿拥护本宪法。”该条款体现了

①宪法至上    ②主权在民    ③中央集权     ④三权分立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石头、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对此种说法你认为

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B.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利之间的关系

C.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 D.不妥,三权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