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与书法相伴而生 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淮南子·本经》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引文中的“书”为甲骨文 ②材料反映了仓颉造字的史实
③材料属于神话传说,没有价值 ④引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字发明的影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明清小说时,把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和通俗小说《三言两拍》《水浒传》放到了一起,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在一起不合适,前者属于艺术而后两者属于文学
B.放在一起合适,都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社会背景下的产物,文学是世界的,是共通的
C.放在一起不合适,因为它们不属于同一时代的文艺成就
D. 放在一起合适,都有力地冲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意思所指( )
A.楚辞体作品缺乏志向追求 B.作者为屈原遗作的爱国志向所感动
C.屈原应该投身于文学创作 D.作者认为屈原的遭遇和结局不值得
下列材料中不能直接相互印证的是( )
A. “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行”与“昼观日,夜观星,晦观针”
B. 天水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与《天工开物》中的造纸工序示意图
C. 雕版印刷术与《金刚经》卷子
D.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与“李杜诗篇万口传”
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年)绘制的世界地图使中国人第一次从地图中看到了整个世界。但是玛窦把地图上第一条了午线的投影位置移动,把中国放在正中。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A.便于观察并了解客观世界 B.避免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不满
C.在学术上不同意欧洲中心论 D.当时中国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