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三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汉朝制定法律制度的原则和罗马法有什么不同?(4分)

(2)依据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对欧洲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4分)

 

(1)汉朝法律崇尚宽简,礼法并用。(2分)罗马法注重证据;合理有节制地使用拷问。(2分) (2)影响: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2分)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2分) (3)从尊重人性、注重证据等方面显现出法律是理性的表现,是维护正义的工具;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自然法观念也在近代资产阶级的法律中得以体现,但是任何法律都具有阶级局限性,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同时,人们对自然法所提出的理想也在努力实现中。 (只要围绕此观点即可,4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考查阅读材料,提炼归纳历史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一“简易疏阔”“ 礼法并用”等信息可知汉朝法律崇尚宽简,礼法并用;由材料二“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 合理与节制”可知罗马法注重证据;合理有节制地使用拷问。第(2)问,考查学生的运用已学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解题时需要注意关键词“欧洲近代化”,因此影响的归纳需要围绕其归纳,可以从制定法律保障自己利益、反封建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等两个方面归纳概括。第(3)问,本问属于观点的评论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结合所给材料概括总结答案,可以从法律维护正义、存在的局限性、人们对自然法所提出的理想也在努力实现中等方面归纳概括即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内容、局限性及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孟子》

材料二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其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1)根据材料一,孟子认为统治者应当怎样实施“仁政”?(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你如何看待民生问题?(8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谈新政

材料二  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布哈林谈新经济政策

材料三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

——《世界历史》杂志

(1)材料一中“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什么?(2分)新政实施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观点。(4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主要发祥地中原地区,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格外安土重迁。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使这里的血缘纽带遭受侵蚀,治水、对外征战等公共事务的需要,导致氏族首领的权力、地位不断加强,直接转化为统治阶级新贵,形成君主集政权、财权、神权于一身,血缘组织与国家形态熔铸一体的格局。在文化渊源方面更多地呈现出群体和集权的倾向。

材料二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瀚无际和飘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

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同时各区域间的关系和联系又靠大海来沟通。我们在这个地方碰见的是山岭、狭窄的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这里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这里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1)根据材料一,分析古代中国君主专制政治产生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黑格尔眼中海洋民族的性格特点,(4分)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性格特点对古代希腊政治文明所产生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

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B.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D.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查看答案

毛泽东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是指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