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四  夫治天卞犹曳大木焉,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其实质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基本政治观点。这一主张有何进步意义?(4分)

(3)材料三、四与材料一相比,政治思想有何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6分)

 

(1)君权神授(2分)实质:为皇权披上神圣外衣,巩固封建统治秩序。(2分)   (2)“天下为主君为客”,或: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分) 进步性: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对后世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作用。(2分)  (3)由君主专权到限制君权,君臣之间由主奴关系到君臣平等。(2分)  原因:明代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腐朽性进一步暴露;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民主思想萌生。(4分,每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概括材料一,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实质是为皇权披上神圣外衣,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第(2)问,概括材料三中黄宗羲的基本政治主张是天下为主君为客,据所学知识,这一主张的进步性有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对后世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作用。第(3)问,材料三、四与材料一相比,政治思想变化的表现有:由君主专权到限制君权,君臣之间由主奴关系到君臣平等。这一思想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明代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腐朽性进一步暴露;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民主思想萌生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思想主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思想主张、明清进步思想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最早章太炎认为是求雨的巫师,胡适在《说儒》里指出儒是从事“治丧相礼”的“殷民族的教士”,葛兆光先生根据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传》之《要》篇所引孔子言“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也”。

——孟鸥、王峰《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组织与学生认知》

材料二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天然的长幼以及男女将每个人编入一个等级组织中,然后,根据出生位置给他课以一辈子不变的责任与义务;不管是成年之前,还是之后,甚至儿女、弟弟都六七十岁了,每个人在这个层次秩序中的地位不变,永远是在长者说话时幼者只有听话的分,只能低一等或几等,永远没有自我。从儿女出生开始,通过《三字经》等经典将他们嵌入“孔家店”,扣上“三纲”包袱,让他们任何时候都会因不服长者的意愿而内疚得无地自容。

材料三 一个典型中国人的一辈子实际上是不幸的;小时候你必须无条件地听父母亲的话;年轻时最能花钱但却没钱花;等到真正有钱的中年时候又不可能幸福,因为首先要四世同堂,没有个人的空间,也要负担父母的生活;老了以后也是很不幸的,如果只有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可能看着父母亲时会想:“他怎么还这么健康,我还要养他”。如果有两个孩子,他们看着年老的父母就会互相推诿。那么,做父母亲的就在想“我怎么还不死?我怎么要靠他们的施舍来给我生存的保证?”后代看到老年人感觉是负担,老年人看着后代又感觉要看很多面子,也处于一个更不幸福的状态。

材料四 中国人和西方人都重视“家”,只是追求的“家”的境界不同。……在处于温饱与饥饿之间的农业社会里,生存是一个永恒的挑战,所以“家”的功能很难超出利益交易和保险互助,温情脉脉会过于奢侈,这种社会可能必须要有“刚性”的家庭结构,要阉割个性,否则“家”之内的经济交易就很难有确定性,这就是儒家以及任何传统农业言语化的共性。在近代西方社会生动上升,人们的收入超出温饱之后,“家”的经济功能逐渐由金融保险市场来胜任,这时的“家”文化没必要那么“刚性”,也不必约束个人的自由,因为感情的交融是逼不出的,只有基于个人权利、基于个人自由选择的“家”里,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交流才是自愿真诚的,才不是出于“义务”责任感而为的。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儿女都会照顾父母老人,只不过前者可能更多出于“义务”责任感,而后者是出自“爱”,差别即在此。

——材料二、三、四均摘编自陈志武:《金融的逻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早期儒者的特征。(2分)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儒家文化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四,概括传统中国家庭与西方近代以来的家庭的不同并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查看答案

这是明朝晚期浙江鄞县人朱宗光对西方的看法:“太西诸国原不同于诸蛮貊之固陋,而更有中邦所不如者。……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莫不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荷戈之士,皆万人敌,巨炮所击,皆使坚城立碎,固垒随移,我中土之武备不如也。……以如是之人心风俗,而鄙之为夷狄,吾惟恐其不夷也。”下列对此推理分析正确的是

A.“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反映了西方工业革命的成就

B.朱宗光了解的“钟、炮”主要得益于西方传教士的贡献

C.朱宗光对西方的认识是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的一个缩影

D.朱宗光对荷兰“坚船利炮”的认识可能与鸦片战争有关

 

查看答案

据史料记载:清朝初年使用的《名宪历》等西方历法,遭到杨光先(清朝官吏)的攻击。康熙帝让杨光先与南怀仁(西方传教士)当众测试天象,南怀仁准确无误,杨光先却误差不断。于是……复用《名宪历》,杨光先被革职。对此段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中国的科学技术已落后于世界水平    B.南怀仁是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者

C.康熙能够吸收和运用西方先进科技    D.杨光先反对西方传教士的文化侵略

 

查看答案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彻底批判和否定儒家思想

 

查看答案

“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C.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D.深院静,小庭空,继续寒砧断续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