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机关、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机关、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和有关公民法事务的行政权力。依据第三种权力,王侯或官府处罚犯罪或裁决公民中的讼争。人们称第三种权力为司法权,而第二种权力简称为国家的行政权。当立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定会担心,同一个人制定暴虐的法律,并同时加以执行。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同样也不复存在。因为如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法官就同时成为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就变成了压迫者。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权;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人权宣言》

材料三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受特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决不能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是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四  不应实行英国式的议会制。因为人民在选举议员时可自由投票,是主人;而在选出议员后,就又变成了奴隶。所以,应该实行直接民主制,由全国公民开全体大会,共同决策和立法,不需选举议员或代表。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孟德斯鸠所主张和反对的是什么?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人权宣言》体现了当时启蒙思想家的哪些基本主张和要求?(4分)

(3)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思想主张代表哪一阶级的利益要求?(2分)

(4)据材料三,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6分)

(5)材料四所表达的主张是切实可行的吗?为什么?(4分)

 

(1)主张三权分立,反对个人专权。作用:三权分立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制度的基本原则,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4分)  (2)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4分)  (3)资产阶级。(2分) (4)国家学说: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严格监督。 人权学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共同意志,并不是个人的不受限制的自由。法治学说: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6分)  (5)是不切实际的。因为由全国公民开全体大会来决策和立法,是不可能的,具有空想性。(4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归纳概括的能力,结合备注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及材料可知其主张三权分立反对个人专权,积极作用结合其对后世的影响归纳,可以从其成为资产阶级制度的基本原则,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即可。抵(2)问,归纳材料信息是解题的关键,由材料可以归纳基本主张与要求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第(3)问,由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人权宣言》及所学史实可知材料主要是资产阶级思想的体现。第(4)问,结合材料概括即可,需要从国家学说(建立契约国家,受人民监督)、人权学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法治学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5)问,材料四主要阐述了由全国公民开全体大会来决策和立法,是原始直接民主的体现,是不切合实际的,具有空想性。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孟德斯鸠、卢梭的思想主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董)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那些)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一致)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转移,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言所行,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四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6分)

(2)指出材料一、二中孔子学说遭受冷遇而董仲舒思想受重视的原因(4分)

(3) 据材料三、四,指出李贽的观点与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这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4分)

 

查看答案

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 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正确的是(   )

A.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楷书    B.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C.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隶书   D. 甲骨文→篆书→金文→隶书→楷书

 

查看答案

某电视剧制作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周瑜书房的场景,根据史实判断其道具中搞错的是(   )

①书案有毛笔、纸张        ②一本印刷的《孙子兵法》

③墙上挂有《兰亭序》      ④几上放一个精美的青花瓷瓶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C.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        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