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建议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三:“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皇帝”称号及“制”、“朕”、“诏”、“玺”等规定中,你得出了什么认识?(4分)
(2)材料二所含历史信息,反映了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皇位是怎样继承的?(2分)
(4)综合以上信息,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是什么?(12分)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与皇帝“共治国事”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明朝废除丞相、撤中书省的目的是:
A、厉行思想专制 B、健全地方职能 C、监视管理百姓 D、强化君主专制
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A、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尸还魂”
B、张居正擅权专恣,加重明朝政治腐败
C、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内阁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
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A、皇权专制日益得到强化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
C、相权重新得以恢复 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