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君民关系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原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B.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C.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D.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学说
《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和刑罚同等重要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A.董仲舒 B.孟子 C.韩非子 D.朱熹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 B.礼法并用 C.人性本恶 D.君舟民水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最能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礼治为先 C.礼法并重 D.仁政德治